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法中公民义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7 22:35

  本文选题:宪法 切入点:公民义务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宪法中公民义务与公民权利宪政功能上存在价值主从关系,但并非是义务附属于权利,它有其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就其本身关系讲二者价值等同。一国的宪政理念、宪法文本的内容、宪法文本的规定的方式与特定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是紧密相联系的。例如,英国的保守主义和尊重传统的思想支撑着其良好的宪政秩序;而作为第一部成文宪法的美国宪法文本中保障国家存续的公民的义务则主要体现在“国家权力”的相关条款中;其他各成文宪法国家也由于其制宪历史的背景不同,在宪法中关于公民义务的规定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宪法中公民义务的内容类型,不同位置,存在方式及其实现等对于深刻理解、规范“基本义务”,适用“基本义务”并进而强化宪法基础理论,完善宪法文本,畅通规范实现路径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拟在对宪法中公民义务的法理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基础上,以宪法上规定的公民义务内容更合理;规定方式更明确;规范更具规范性;规范实现更畅通从而更有效的保障国家存续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真正实现为主要目标。围绕宪法中公民义务的内容类型,规定方式,规范的规范性,规范实现为主要内容展开;在仔细分析宪法文本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完善我国宪法中公民义务文本和实现路径的建议。论文共六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包括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第二章:宪法中公民义务概述。包括宪法中公民义务的概念,宪法中公民义务相关概念及关系,宪法中公民义务法理基础。第三章:宪法中公民义务规范分析。包括公民义务规范在宪法文本中的位置地位,公民义务规范的内容及分类,公民义务规范的形式及分类,公民义务规范的法律性质。第四章:宪法中公民义务实现。包括宪法中公民义务规范实现之前提,宪法中公民义务实现之表述,宪法中公民义务实现之主体。第五章:我国宪法中公民义务及完善。包括宪法中是否应该规定公民义务之争,宪法规定公民义务规范之完善,宪法中公民义务规范实现路径之探究。第六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的内容及不足做一概括和总结。
[Abstract]:In the constitution, there exi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vil oblig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function of the citizen's right, but it is not the obligation attached to the right. It has its own unique existence value, and the value of the two is equal in terms of its own relationship. The content of the constitution text, the way the constitution text prescrib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ideology of a particular country. For example, the conservatism and the thought of respecting the tradition in Britain support its good constitutional order; As the first written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obligation to protect the citizens of the stat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state power". Other constitutional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s because of their constitution-making history.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Therefore, it is deeply understood to study the content type, different position, existence mode and realization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andardize "basic obligation", to apply "basic oblig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theory of constitution, to perfect the text of constitution and to smooth the way of realizing standard.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legal principle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make the content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stipulated in the constitution more reasonable, the way of the stipulation is clearer, the norm is more normative. The main goal is to ensure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ivil rights. The main content is the content type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way of stipulation, the standard of the norm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orm.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the text and the path of realization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question rai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two: the outline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the Citizen's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Relations of the Citizen's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the norms of Civil duties in the Constitution, including the position of the norms of Civil duties in the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norms of Civil duties, the form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the norms of Civil duties, Chapter 4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including the premise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ivil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itizen's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main body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itizen's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Chapter 5th: the citizen obligation and its perfec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including whether the civil obligation should be stipulated in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norm of the citizen's oblig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Chapter 6th: conclusion. Summarize and summarize the cont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云;;港珠澳大桥被“叫停”教给了我们什么[J];学习月刊;2011年13期

2 刘飞轮;;构建有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路径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3 房玉霞;李业翠;;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4 徐贲;;公民社会需要公民风范[J];黄金时代;2010年06期

5 霍海燕;;中国公民社会参与视角下的政策过程[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6 马新民;;当前我国公民社会责任现状及其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7 徐强;;公民社会视阈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年18期

8 肖磊;;公民社会参与区域治理:一种双向进程——兼与汪伟全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1年07期

9 苗岿;;公民社会兴起后的行政执法模式创新[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10 聂磊;;中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文献综述[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宏强;;政府社会管理的前提及面临的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学升;羊震;;走近和谐: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多维性建构——以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制衡与互动为视角[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3 廖申白;;公职地位开放与有序社会流动——和谐公民社会的两个特征[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4 苗海强;曹海涛;;公民社会与中国农村[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洪瑾;;公共危机中的公民知情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秋菊;;社会资本与政府绩效[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王宏斌;;中国的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明伟;;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辉(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党要融入公民社会[N];北京日报;2004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舒迪;公民社会项目:帮助中国NGO组织[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李磊 ;NGO与公民社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马戎;公民社会的人际观还未形成[N];济宁日报;2008年

5 特约评论员 朱健刚;公民社会建设:机遇和挑战同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组织30年》主编 王名;迈向公民社会[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兵临;公民社会:将“人”字越写越大[N];检察日报;2009年

8 徐桂权;迈进生活世界的公民社会[N];华夏时报;2009年

9 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邵建;“公民社会”的衡量[N];中国经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郭晓宇;疫情是公民社会责任的一面镜子[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响;政府公民间沟通的信息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李海新;公民表达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尹保红;政府信任危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冰;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乃圣;公民社会理论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伍洪杏;行政问责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公民社会与新闻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万红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丽娉;当代中国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魏万宏;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5 张萌;欧盟公民社会政治参与的途径及其影响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韩东旭;国民幸福的政治基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马晓燕;变迁中的治理理念及中国实践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艳;中国公民能力的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石磊;公民社会的组织化与中国的宪政发展[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峗;试论“民生新闻”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6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626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