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在外佣居港权案中的宪政处境评析

发布时间:2018-03-26 00:54

  本文选题:一国两制 切入点:基本法 出处:《政治与法律》2013年03期


【摘要】: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异乎寻常地向终审法院提出在外佣居港权案的审理中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建议,将终审法院推入《基本法》第158条规定的宪政处境之中。律政司建议终审法院提请释法的根本原因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居港权解释"中提及并赞同了全国人大香港特区筹委会的"筹委会意见"。终审法院是否提请释法问题的症结在于"筹委会意见"是否对香港特区法院具有拘束力。面对是否提请释法的两难,终审法院极有可能决定不提请释法,自行解释外佣居港权案涉及的《基本法》第24条第2款第4项,同时采取迂回的表述技术,不断然否定亦不正面肯定"筹委会意见"对香港特区法院的拘束力。
[Abstract]: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as unusually submitted to 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a proposal to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f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ght of abode of foreign domestic helpers in the trial of the case. To push the CFA into the constitutional situation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158 of the basic Law.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Attorney General's recommendation that 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should request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is that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referred to and endorsed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ght of abode in Hong Kong. The crux of the issue of whether 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will request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lies in whether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opinion" is binding on the courts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whether it is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whether to request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will decide not to request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and to interpret on its own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24 (2) (4) of the basic Law concerning the right of abode of foreign domestic help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adopt a circuitous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Neither categorically negate nor directly affirm the binding power of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opinion on the courts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作者单位】: 国家法官学院;
【分类号】:D92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弘毅;;“一国两制”的法治实践[J];中国人大;2007年12期

2 王磊;;论人大释法与香港司法释法的关系——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十周年[J];法学家;2007年03期

3 郭天武;莫景清;;《香港基本法》解释制度的分析[J];当代港澳研究;2009年01期

4 徐静琳;张华;;关于香港特区违宪审查权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季奎明;;香港基本法的解释权——刍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香港法院在基本法解释上的关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李昌道;;香港基本法解释机制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书成;;司法谦抑主义与香港违宪审查权——以“一国两制”为中心[J];政治与法律;2011年05期

8 谭惠珠;;一国两制:未回归已实践[J];法学家;1997年05期

9 ;全国都要遵守基本法[J];刊授党校;1997年06期

10 梁太波;“一国两制”和澳门回归的法律保障[J];桂海论丛;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新;;《监督法》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李炜炜;;浅论监督法的立法缺失[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丛虎;;论对行政机关实施宪法平等权分类的审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朱玉福;;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成就[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6 周健;;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法律条文细化的研究[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7 马文艺;徐中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监督体制的思考——以宪法监督模式为视野[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8 袁明圣;;宪法架构下的地方政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王士如;;不动产征收补偿比较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10 司马俊莲;;论我国民族法制的完善——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思考[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伟;全国人大“三释”香港基本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2 ;基本法让回归前的悲观预言落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3 郭晓宇;基本法经得起实践的检验[N];法制日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邋曾宪梓 饶戈平 胡汉清 韩大元 曾德成 徐显明;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十周年研讨会发言摘登[N];人民日报;2007年

5 乐绍延;日本拟制定“紧急事态基本法”[N];人民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傅旭 毛磊 吴兢;开门立法 亲历者说[N];人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邹声文;法规违宪,,可通过三个步骤纠正[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中和;监督法立法耗时20年 明年起正式施行[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记者 张倩;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组向省上反馈检查意见[N];甘肃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彭楚舒 通讯员  路标;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集中学习《监督法》[N];湖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友清;1997-2007: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法理学观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赵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郝建臻;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吴恩玉;法律位阶及相关适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裘索;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高宝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宪政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莉;我国修宪程序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孙洪波;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袁发强;宪法对冲突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明;香港宪政秩序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李松锋;香港基本法解释权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3 冯舟;论香港《基本法》下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制度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玉晓;关于香港特区基本法解释冲突解决机制的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5 刘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法律及其相互关系[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6 沈朝阳;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划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宁;香港基本法解释体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唐顺刚;“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郝虎;中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晓佳;论地方人大对政府的预算监督[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5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665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8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