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及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14;D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韩轶;刘雯;;刑事政策与刑罚目的关系论——兼析“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彭凤莲;略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李健,王劲;论制约权力与保障权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黄明光;;论我国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国际公约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胡卓然;;试论平等发展权的法律保护[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宣刚;;公正司法语境下的刑事司法制度创新——一个刑事被害人视角的审视[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邓华;刘颖;;析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之动态平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谢天成;;论起诉裁量权制约机制的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丁英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秘明杰;;生态文明时代环境权利法定化的理论依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戴小明;;论司法独立及其制度保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9 徐向群;傅跃建;;入世后中国社会犯罪态势的变化及刑事政策的调整[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10 黄华生;罗鹏飞;原静;;刑事政策概念辨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耿焰;少数人的差别权利[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杨芳;平等原则在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中的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胡荣;反洗钱战略战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婧仪;论法律趋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董文蕙;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慧霞;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攀;国内外艾滋病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999-2008年)[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权基洪;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与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t,
本文编号:2659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5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