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5: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人大选举是确认型选举,包括基层人大选举制度在内的人大选举制度尚不完善。在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是产生代表候选人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举结果,因此,如果代表候选人提名不规范或者被操纵,,可能导致整个选举过程的不公正、不民主。 以往对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的研究缺乏对现行制度的梳理,而本文紧紧围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实现选举的公平公正为目标,着力分析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中的主体和程序。本文第一部分通过与人大间接选举的比较,总结了直接选举中提名制度的特点。本文第二部分界定了提名权、被提名权的概念,论述了提名人制度和被提名人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使提名制度具备自身独立的体系和价值,其中对被提名权的保障和提名过程主持机构的改革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了提名程序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区分了选民资格和候选人资格,并对候选人资格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本文第四部分梳理了提名制度的法律监督体系,列举和分析了提名过程中各个主体常见的违法行为。
【关键词】:基层人大 提名权 被提名权 候选人资格 法律监督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章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概述7-10
- 第一节 我国基层人大选举的范围7-8
- 第二节 候选人提名制度的特点8-10
- 第二章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中的主体10-19
- 第一节 提名权10-12
- 第二节 被提名权12-14
- 第三节 提名过程中的主持机构14-19
- 第三章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中的程序19-27
- 第一节 提名的准备19
- 第二节 候选人的推荐19-21
- 第三节 候选人资格的审核21-27
- 第四章 我国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的法律监督问题27-36
- 第一节 相关法律条文分析27-30
- 第二节 提名中各个主体的违法行为30-33
- 第三节 提名制度法律监督中的问题及分析33-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郑超峰;;刍议我国选举组织的改革与完善[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3 蔡定剑;选举违法行为及其防治对策[J];人大研究;2003年11期
4 韩大元,周望舒;试论被选举权享有者的资格限制[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4期
5 郭爱红;;对我国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方式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6 莫纪宏;;加强对选民被提名权的法律保护[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10期
7 章喜松;;法律为什么要赋予人大代表提名权[J];中国人大;2002年17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