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安乐死法律制度的宪法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7-03-30 03:17
本文关键词:构建我国安乐死法律制度的宪法学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安乐死是指患有不治之症的病患在病危治愈无望时,由于面临精神和躯体双重痛苦,根据其自身要求,使其在医生的帮助下无痛苦结束自己生命的整个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安乐死案件频频发生,安乐死立法成为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在当今法学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论争。目前,世界上关于安乐死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例安乐死案件的发生,我国也开始关注安乐死的问题。 从学理上来看,安乐死的合法化没有超越宪法的内容、精神和原则,安乐死立法没有引发生命权与人格尊严权的冲突,也没有与国家对生命权的客观保护义务相冲突。国家应当履行保护公民生命权的义务,但是当绝症患者在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为了保留最后的人格尊严而欲放弃自己的生命权时,国家应当尊重公民的选择。生命权和人格尊严权没有高低价值之分,符合安乐死条件的公民可以出于对人生最后阶段人格尊严的保护而放弃生命,这也是国家履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另一种方式;从实践上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死亡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呼吁安乐死合法化的团体建立并迅速发展,要求实现安乐死合法化的实践运动逐渐开展起来,区域性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安乐死立法的支持率也是很高的。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因为没有专门法律制度的规定,性质相同的安乐死案件在不同地区的法院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模式,明显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凸显了司法实践对一部统一的安乐死法的需求。这些都表明在我国建立安乐死制度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随着我国安乐死立法环境的逐渐成熟,安乐死的合法地位应该得到确认。在对安乐死制度进行具体设计时,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保留原则,,宪法比例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等宪法原则。同时,为了让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得到尊重和保护,对违反安乐死制度的行为应当设置相应的法律责任,以防止安乐死被滥用,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安乐死 生命权 人格尊严权 安乐死立法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1章 安乐死的界定与分类11-17
- 1.1 安乐死的定义11-14
- 1.2 安乐死与尊严死14-15
- 1.3 安乐死的分类15-17
- 1.3.1 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15-16
- 1.3.2 自杀安乐死和助杀安乐死16
- 1.3.3 直接安乐死和间接安乐死16-17
- 第2章 国外安乐死合法化主要模式与制度要素分析17-23
- 2.1 国外安乐死合法化的主要模式17-20
- 2.1.1 立法模式17-19
- 2.1.2 判例法模式19-20
- 2.2 国外安乐死制度要素分析20-23
- 2.2.1 实体要素20-21
- 2.2.2 程序要素21-23
- 第3章 构建我国安乐死制度的可行性分析23-32
- 3.1 安乐死的合宪性论证23-27
- 3.1.1 生命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可以放弃23-24
- 3.1.2 安乐死没有引发生命权与人格尊严权的冲突24-25
- 3.1.3 安乐死没有与国家对生命权的客观保护义务相冲突25-27
- 3.2 安乐死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27-30
- 3.2.1 安乐死呼吁团体的建立27-28
- 3.2.2 区域性民意调查支持率高28-30
- 3.3 安乐死立法具有司法需求30-32
- 第4章 安乐死制度本土化的构想32-38
- 4.1 建立安乐死制度应遵循的宪法原则32-34
- 4.1.1 遵循法律保留原则32-33
- 4.1.2 贯彻宪法比例原则33
- 4.1.3 遵守正当法律程序原则33-34
- 4.2 我国安乐死制度构建的设想34-38
- 4.2.1 安乐死的实质要件34-35
- 4.2.2 安乐死的实施程序35-36
- 4.2.3 违反安乐死的法律责任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安军;;安乐死非罪化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09年06期
2 张玉堂;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安乐死争论的法理学思考[J];法学;2001年10期
3 何农;庞宁;;浅析安乐死——以浙江地区730例调查为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4 何农;解少君;;浙江地区法律工作者安乐死认同度调查及其法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
5 傅恒;;宪法权利与程序保障[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何农;陆海峰;;浙江地区农村居民安乐死认同度调查与分析[J];社科纵横;2009年09期
7 韩大元;;论安乐死立法的宪法界限[J];清华法学;2011年05期
8 袁立;;公民基本权利野视下国家义务的边界[J];现代法学;2011年01期
9 吴晓瑞;罗艳侠;张颖;李义庭;;北京地区安乐死社会心态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年01期
10 应松年;《立法法》关于法律保留原则的规定[J];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t@;刑法视野中的安乐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构建我国安乐死法律制度的宪法学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