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新中国宪法文本中“家庭”的规范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0 15:15
  立足历史与现实,"家庭"是我国国家制度构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宪法命题。中国哲学中的"家哲学",塑造了"家国同构"的历史宪制模式,为考察现代家庭的宪法内涵提供了逻辑起点和法理基础。回顾新中国历部宪法,"家庭"的民族意蕴、经济属性、政治功能、人伦价值得到较为全面的彰显。宪法对"家庭"的基本立场,经历了从默认传统"家庭"概念到纳入宪法调整范围,再到获得独立宪法地位的过程。只有明确"家庭"独立宪法范畴的地位,充分发挥宪法规范的引领作用,才能真正为中国社会现实提供宪法关照。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家庭”语义的规范考量
二、新中国宪法文本中“家庭”的规范内涵
    (一)民族关系中的“家庭”
    (二)经济制度中的“家庭”
    (三)政治身份中的“家庭”
    (四)人伦价值中的“家庭”
三、新中国宪法文本中“家庭”规范的基本立场
    (一)家庭定位:从默认传统到获得独立地位
    (二)家庭内容:从抽象宣示到具体规范
    (三)国家态度:从管理对象到家庭主体
四、新中国宪法文本中“家庭”规范的引领作用
    (一)立法机关须将宪法上的家庭定位具体化
    (二)行政机关须主动承担家庭保障职责
    (三)司法机关须筑牢家庭保障终端屏障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伴侣家庭“拟家式”调整初论[J]. 张泽鹏,刘蓓.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5)
[2]民法典应承载宪法对家庭之制度性保障[J]. 刘练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02)
[3]对修订民法典婚姻家庭编30个问题的立法建议[J]. 杨立新.  财经法学. 2017(06)
[4]列维纳斯论“家”和“家人关系”——绝对他者牵拉出的生命道德时空[J]. 张祥龙.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7(01)
[5]“家的发见”与儒学中“家”的特殊性[J]. 洪元植,林海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3)
[6]“家”的歧异——海德格尔“家”哲理的阐发和评析[J]. 张祥龙.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7]“近亲属证人免于强制出庭”之合宪性限缩[J]. 张翔.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8]何为我们看重的生活意义——家作为法学的一个基本范畴[J]. 张龑.  清华法学. 2016(01)
[9]同性婚姻的宪法教义学思考[J]. 李忠夏.  法学评论. 2015(06)
[10]“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规范内涵[J]. 叶海波.  法学家. 2013(05)



本文编号:3580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580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