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个人基因信息隐私权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7:16

  本文关键词:个人基因信息隐私权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因信息是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所获得的与个人基因状况有关的信息。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疾病预防和治疗等一系列的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些困扰。基因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很可能造成基因歧视的不良后果。基因歧视使许多人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对基因信息纳入隐私权保护。 在我国的教育、雇佣和保险等领域,已经出现了基因歧视,再加上我国关于隐私权的立法尚不完备,致使我国关于基因信息的保护不甚理想。本文从实践中出现的基因歧视现象和国外对我国的基因掠夺入手,分析我国基因信息保护不理想的原因,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和制度经验,对我国基因信息隐私权的立法与制度措施提出建议。 目前,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没有明确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保护,在司法实践当中将隐私权益的保护纳入名誉权的范畴。基因信息本身的特殊性也是造成基因信息的保护相较于其他个人信息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基因信息的保护对公共机构参与和处理程序有较强的依赖性,近年来逐渐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扩展,从个人领域向公共领域扩展。鉴于上述基因信息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势,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和制度经验,在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专门立法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统合立法模式的利弊之后,对我国基因信息隐私权的立法与制度提出建议,建议我国采用专门立法模式,尽快建立《基因隐私保护法》。 建议我国建立起基因信息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基因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公共监督体系。基因信息隐私权应当涵盖基因信息知情权、不知情权、支配权、利用权。在立法中确立“告知后同意”原则并明确侵犯基因信息隐私权的追责机制。仅有私法上的保护远远不够,还应建立一种对个人基因信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外部监督机构,如英国的生物委员会和台湾的“伦理委员会”。一方面专门针对基因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制定规则,另一方面行使专管保护职能。受理来自受害人的投诉并作出独立的调查报告,作出行政处理,提出立法建议,进行基因信息保护方面的教育宣传等等
【关键词】:基因信息 基因歧视 基因信息隐私权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D9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基因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保护的意义12-17
  • (一) 基因信息隐私权概述12-13
  • (二) 我国基因信息隐私权保护立法的不足13-15
  • 1. 立法层次过低,权威性较差13-14
  • 2. 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14-15
  • 3. 重要制度措施的缺失15
  • (三) 保护个人基因信息隐私权的意义15-17
  • 1. 基因信息的特殊性——高度保密的个人信息15-16
  • 2. 基因信息越来越凸显的作用16
  • 3. 基因技术合理使用方能造福于人类16-17
  • 二、基因信息隐私权的权利性质分析17-25
  • (一) 基因信息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的不同17-20
  • 1. 基因信息的波及性19
  • 2. 基因隐私权的保护对公众机构的参与具有较强的依赖性.19-20
  • 3. 基因隐私权的保护对公民基因信息的处理程序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0
  • (二) 基因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发展进程和趋势20-25
  • 1. 基因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发展进程——以美国和英国为例20-22
  • 2. 基因信息隐私权的发展趋势22-25
  • 三、我国基因信息隐私权的保护25-35
  • (一) 在立法中明确界定基因信息隐私权的权能25-28
  • 1. 基因信息知情权25-26
  • 2. 基因信息隐私的不知情权26
  • 3. 基因信息保密权26-27
  • 4. 基因信息的利用权27
  • 5. 基因信息的支配权27-28
  • (二) 在立法中确立“告知后同意”原则28-30
  • 1. “告知后同意”原则的概念28-29
  • 2. 告知后同意原则的主要内容29
  • 3. “告知后同意”原则实施的程序设计29
  • 4. “告知后同意”原则的例外29-30
  • (三) 侵害个人基因信息隐私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30-32
  • 1. 加害行为30-31
  • 2. 损害后果31
  • 3. 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31
  • 4. 加害人过错31
  • 5. 责任形式31-32
  • (四) 我国宜选择专门立法模式32-33
  • (五) 基因信息隐私的公共监督体系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琼;;论人类基因及基因信息的法律地位[J];科技与法律;2006年03期

2 李爱芹;;基因隐私权制度建构的设想[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3 刘华;基因研究和运用的伦理准则[J];政治与法律;2001年01期

4 王利明;;隐私权内容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李双元;刘琳;;美国规制职场基因歧视立法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本文关键词:个人基因信息隐私权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68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