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人民享有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国家的一切权力米源于人民的赋予,并由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人民来管理国家和行使权力。顺利开展选举工作,既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享有选举权的选民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包括实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选举这项活动在民主政治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大多数国家为保证能够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将选举制度确定在选举法等相关法律中,以保证选举的民主性。为了实现民主统治,就需要匹配一些原则来规范选举的过程。选举制度是选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有关选举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式方法等一系列规则制度的总称,已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首先从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的内涵和分类角度进行概括,分析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具有更多的优势。我国《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限于县乡两级,这种规定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尽管直接选举比较完备,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省市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并不平衡,无论是组织者还是人民群众,均缺乏直接选举相关经验,所以目前还小能在全国普遍实行直接选举,但应基于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状况,尝试扩大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第二部分基于目前我国直接选举实施的现状,分析其基本原则、选举程序以及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则针对第二部分所阐述的问题,包括直接选举的基本原则未得到充分落实、选举程序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我国1979年的《选举法》颁布后至今,进行了五次重大的修订,这表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民主化更加深入。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实践,我国直接选举的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现有的一些制度已经跟小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对这些制度必须进行修改和完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人民选举权的平等性等原则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人大代表直接选举 监督机制 竞选 委托投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序言10-11
- 一、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概述11-16
- (一) 直接选举内涵解析11-12
- 1. 选举制度概念11-12
- 2. 选举制度分类12
- (二) 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嬗变的特点12-15
- 1. 享有选举权的主体从有限发展到普遍13
- 2. 从着眼于实质平等逐渐向统一实质与形式平等方向发展13-14
- 3. 从记名投票发展到无记名投票14
- 4. 直接选举范围从基层扩大到县级14
- 5. 从等额选举发展到差额选举14-15
- (三) 完善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意义15-16
- 1.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15
- 2. 有利于加强选民对代表的监督15
- 3.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5-16
- 二.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16-22
- (一) 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基本原则未能充分落实16-18
- 1. 直接选举的普遍性实现程度低16-17
- 2. 直接选举的平等性未完全实现17
- 3. 直接选举的范围相对狭小17-18
- 4. 直接选举秘密投票原则未得到真正落实18
- (二) 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程序有缺陷18-21
- 1. 选举组织成立的程序不规范18-19
- 2. 选区划分有较大的随意性19
- 3. 选民登记方式滞后于形势发展19-20
- 4. 候选人介绍方式被动化20-21
- 5. 委托投票使选举公正性难以保障21
- (三) 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监督机制不完善21-22
- 三、完善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建议22-29
- (一) 落实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基本原则22-24
- 1. 切实保障直接选举的普遍性原则22-23
- 2. 不断落实直接选举的平等性原则23
- 3. 适当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23
- 4. 贯彻直接选举的秘密投票原则23-24
- (二) 改进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程序24-27
- 1. 规范选举组织成立的程序24-25
- 2. 采用科学的选区划分标准合理划分选区25-26
- 3. 采取灵活的选民登记方式方便选民登记26
- 4. 引入竞选以完善代表候选人介绍机制26-27
- 5. 取消委托投票,缩小代写选票范围27
- (三) 健全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监督救济机制27-29
- 1. 大力引导选民对代表的监督27-28
- 2. 广泛加强代表联系选民制度28
- 3. 努力健全代表罢免制度28-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银山;;我国直接选举制度若干问题的讨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周树娟;;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年01期
3 王从峰;;社会发展与《选举法》变迁[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靳晓霞;;人大代表直选中影响选举权实现的因素和对策[J];岭南学刊;2010年03期
5 刘亚丁;;民主选举与政治冷漠——对我国《选举法》的重新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01期
6 陈应珍;;论我国选举法的修改与完善——以新《<选举法>修改决定》为视角[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加龙;;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层人大选举制度的回顾与反思[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2期
8 李占乐;刘歆立;;博弈论视角下的人大代表选举问题[J];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梁玉辉;黄振玉;;浅谈我国的选举制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陈晗;;理论界关于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意见综述[J];人大研究;200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屈小强;新世纪新阶段健全和完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姚艺文;关于精英在我国民主进程中地位及作用的思考[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成亮;我国人大代表代表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李彬;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庆华;我国现行人大选举监督机制的缺陷及其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41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