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政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18:14

  本文关键词:宪政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宪政的概念、人类社会制度的设计简史、宪政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技术要求、宪政设计之政治、经济、文化与权利保障制度设计以及宪政中国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文认为,宪政是一种社会形态。中外新旧宪政论主要是从政治制度与政治形态来把握与解释宪政。然而真实的状况是,当人造的宪法取代国王成为法律之母后,由宪法统摄的整个法律体系调整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宪政成为了取代王政并与之相对应的一种社会形态。 宪政可以设计。社会制度不是天生的,是人造的,人类社会一直在设计社会制度。不过,在宪政产生以前,人类社会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统治阶级设计的社会制度,并且这种社会制度被披上了神授的外衣。宪法和宪政的产生,就是人民为自己设计社会制度的开始。 宪政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理念。宪政的基本原则是支撑起宪政大厦这个社会形态的精神支柱,因而也是宪政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宪政有民主、共和、法治与人权四大基本原则,四大基本原则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贯穿了整个宪政,使宪政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宪政设计是一门技术。要贯彻落实宪政原则的理念和精神,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掌握一定的技术要求,才能把宪政的民主、共和、法治与人权原则内化于具体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制度之中。这些技术要求很多,主要有:个人本位兼顾公益、权利与权力相生相克、权力与权力相互制衡、权利(职权)与义务(职责)相一致、权力(权利)的内部自治与外部控制相结合等。 由于宪政是一种社会形态,则宪政设计的内容就不仅仅是政治制度设计,还包括经济与文化制度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设计好权利保障制度。人的自由是复合的自由,只有按照宪政设计的原则与技术要求来设计政治、经济、文化与权利保障制度,人的复合自由才能实现最大化。 最后,根据宪政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技术要求,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提出了宪政中国设计的基本思路,那就是按照宪政的总体要求,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与权利保障制度改革,以期使伟大的祖国走上个人自由与社会繁荣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宪政设计 基本原则 技术要求 社会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引言12-13
  • 第一章 宪政概论13-23
  • 第一节 中外学者们的新旧宪政论13-16
  • (一) 外国学者们的新旧宪政论13-15
  • (二) 中国学者们的新旧宪政论15-16
  • 第二节 宪政是一种社会形态16-23
  • (一) 宪政首先是作为一种政治形态而存在17-19
  • (二) 宪政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形态19-21
  • (三) 宪政将成为追求全民自由最大化的一种社会形态21-23
  • 第二章 宪政可以设计23-39
  • 第一节 人类一直在设计社会制度23-32
  • (一) 奴隶社会的城邦制度设计24-29
  • (二) 中世纪的人神制度设计29-32
  • 第二节 宪政设计在英美法的实现32-39
  • (一) 宪政设计的理论前提32-35
  • (二) 英美法宪政设计的意义35-39
  • 第三章 宪政设计的基本原则39-100
  • 第一节 宪政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39-44
  • (一) 民主原则40
  • (二) 共和原则40-41
  • (三) 法治原则41-42
  • (四) 人权原则42
  • (五) 宪政四大基本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42-43
  • (六) 宪政与宪政基本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43-44
  • 第二节 民主原则44-60
  • (一) 民主的基本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45-52
  • (二) 民主的拓展形式:选举民主、审议民主与协商民主52-60
  • 第三节 共和原则60-74
  • (一) 古典共和的内涵与本质61-67
  • (二) 近现代共和的超越与发展67-74
  • 第四节 法治原则74-86
  • (一) 二元论法哲学的终结75-78
  • (二) 法治的实现78-82
  • (三) 法治的内涵82-86
  • 第五节 人权原则86-100
  • (一) 人权与自由的关系86-91
  • (二) 作为法律权利的人权91-94
  • (三) 人权理论与实践94-100
  • 第四章 宪政设计的技术要求100-121
  • 第一节 个人本位与兼顾公益101-105
  • (一) 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101-102
  • (二) 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害关系102-105
  • 第二节 权利与权力相生相克105-109
  • (一) 权利优先于权力106-108
  • (二) 权利离不开权力108-109
  • 第三节 权力与权力彼此制衡109-112
  • (一) 如何保持权力的相对独立109-110
  • (二) 如何防止权力膨胀导致暴政110-112
  • 第四节 权利(职权)与义务(职责)相一致112-115
  • (一)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是实证上的技术要求112-114
  • (二) 权利义务相一致问题与法的本位问题不在同一层面114-115
  • 第五节 权力(权利)的内部自治与外部控制相结合115-121
  • (一) 政治国家的内部自治与外部控制115-118
  • (二) 市民社会的内部自治与外部控制118-121
  • 第五章 宪政设计的内容121-160
  • 第一节 设计政治制度121-139
  • (一) 国家政权之间接民主122-135
  • (二) 国家政权之直接民主135-139
  • 第二节 设计经济制度139-149
  •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139-142
  • (二) 经济运行机制142-145
  • (三) 国民收入分配制度145-149
  • 第三节 设计文化制度149-154
  • (一) 宗教信仰制度149-152
  • (二) 言论出版制度152-154
  • 第四节 设计权利保障制度154-160
  • (一) 权利赋予制度154-157
  • (二) 权利救济制度157-160
  • 第六章 宪政中国设计160-209
  • 第一节 政治制度改革161-188
  • (一) 改革国家权力的组织制度161-165
  • (二) 改革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165-179
  • (三) 改革国家权力的纵向结构179-188
  • 第二节 经济制度改革188-200
  • (一) 进一步改革所有制结构188-193
  • (二) 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机制193-197
  • (三) 进一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197-200
  • 第三节 文化制度改革200-204
  • 第四节 权利保障制度改革204-209
  • (一) 消除权利赋予制度的内在冲突204-205
  • (二) 建立切实可行的权利救济制度205-209
  • 参考文献209-2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政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年01期

2 周永坤;;议行合一原则应当彻底抛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张文显;;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4 徐显明;人权理论研究中的几个普遍性问题[J];文史哲;1996年02期

5 许崇德;社会主义宪政的不平凡历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40周年纪念[J];中国法学;1994年05期

6 杜钢建;新宪政主义与政治体制改革[J];浙江学刊;199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宪政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4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424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e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