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20:09
  首先在剖析我国煤炭工业双高矿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观,围绕双高矿区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双高矿区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复杂系统评价体系及模型、复杂系统预警及诊断模型。其次,对山西省五大双高矿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诊断控制提出了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措施。最后,对我国煤炭工业双高矿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提出了建立双高矿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的战略目标。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明确的方法指导。 第一章在分析我国双高矿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明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阐述了本文研究方法和意义,建立了本文的研究体系。 第二章系统地分析了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及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论,对双高矿区进行了界定,对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适应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并明确了该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结构,进一步分析了预警的涵义,指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为报道②中引用的英国《太阳报》

警度


中警、重警。同时,用计算机模拟设立“预警信号区”,分为绿灯区、黄灯区、红灯区,分别对应无警、中警和重警。至于轻警和中警的归区,要根据其量值的变化趋势以及对警兆的综合分析,设置浅绿与之对应。如图4一1。在四个警限中无警警限(又称安全警限)的确定最为关键。无警警限可以有三种形式:有上限而无下限,有下限而无上限,既有上限又有下限。最后一种形式比较普遍。

数据输入


次导数Hessina阵,使得其既减化了计算过程又能很好地逼近,保持了牛顿算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又避免了繁琐计算。网络经过299次训练,误差已达0.00001,数据输入界面见图5一1,该图数据即是表5一7中所列数据,图中行代表监测样本,列代表10个监测指标。网络训练界面见图5一2,图中横坐标为训练次数,纵坐标为训练误差。预警信号输出见图5一3,图中横坐标值为预测样本数,纵坐标值为预警输出值,数据点对应的颜色即为报警信号。图5一l数据输入图Figures一1ThedatainPutfigur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矿安全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 卢国志,李希勇,宁方淼.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03)
[2]煤炭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与研究[J]. 刘中文,宁方淼.  煤炭经济研究. 2003(04)
[3]综合评价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J]. 耿殿明,姜福兴,谢从刚.  中国煤炭. 2003(03)
[4]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方向探讨[J]. 李全生.  中国煤炭. 2003(01)
[5]较薄厚煤层综放面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性评价[J]. 毛中华.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2(04)
[6]主成分分析在煤炭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 罗雪梅.  煤炭经济研究. 2002(12)
[7]煤矿通风安全状况评价[J]. 高新春.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05)
[8]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和发展展望[J]. 李全生.  煤矿开采. 2002(03)
[9]近距煤层群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实践[J]. 黎锦贤,吴爱民,温大维.  中国煤炭. 2002(09)
[10]模糊综合评判在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刘衡秋,刘钦甫,孟召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04)

博士论文
[1]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 杨明.中南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先进采矿技术及管理在神东矿区的应用与研究[D]. 鹿志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95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295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a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