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07:09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趋势和复杂科学问题。目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的电网企业正积极推进技术革新和管理转变,普遍将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发展的目标之一。我国也于2009年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因此未来的电网智能化发展同样是我国也是各区域电网的发展目标,因此需要对区域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水平评价进行研究,重新对区域电网的发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评价促进智能电网的科学发展,为电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这不但有利于电网本身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整个电力工业的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内涵、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结合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相关概念、评价特性、以及电网智能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思路,从互动、自愈、安全、经济、清洁、节能、高效的智能化特点出发,对我国的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电网发展的评价方法进行总结,给出...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概念及分析
2.1 电网智能化发展的相关概念
2.2 我国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环境及发展途径分析
2.2.1 内部环境
2.2.2 外部环境
2.2.3 发展途径
2.3 我国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原则
3.2 指标的处理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安全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2 经济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3 优良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4 协调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5 高效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6 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研究
4.1 电网发展的常用评价方法
4.2 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各方面的评价模型选择
4.3 基于组合权重分层优选模型的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整体评价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部分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1 安全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2 经济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3 优良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4 协调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5 高效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6 整体评价实证比较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某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成长实证分析
6.1 某区域电网现状
6.2 某区域电网安全性评价实证分析
6.3 某区域电网经济性评价实证分析
6.4 某区域电网优良性评价实证分析
6.5 某区域电网协调性评价实证分析
6.6 某区域电网高效性评价实证分析
6.7 某区域电网发展的整体评价实证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高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建议方案
7.1 提高区域电网安全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1.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
7.1.2 提高运检能力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
7.2 提高区域电网经济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2.1 提高电网的财务投资能力,保障电网经济发展
7.2.2 加强公司的融资管理,保证电网的资产优良
7.2.3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电网建设造价水平
7.3 提高区域电网优良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3.1 通过引进特高压先进技术保证供电可靠性
7.3.2 提高电网工程的建设水平,营造优良电网的坚强基础
7.4 提高区域电网协调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4.1 优化运行集控业务,促进电网的协调性发展
7.4.2 提高售电量,促进电网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7.4.3 加强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能力
7.4.4 突出电力清洁概念,促进电网企业和环境的协调性发展
7.5 提高区域电网高效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5.1 结合低碳经济的理念提高清洁能源的用电比例
7.5.2 提高智能化电网的技术支撑能力
7.5.3 提高电网信息化发展的智能化水平
7.6 应用本文评价指标体系指导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建议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因子分析与神经网络的输电网安全评价[J]. 杨宗霄,毛智杰,杨本渤,肖甜. 电网技术. 2009(14)
[2]“智能电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思路[J]. 何学民. 电器工业. 2009(07)
[3]智能电网综合效益评价[J]. 吴鹏,蒋莉萍.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19)
[4]国外智能电网研究与应用[J]. 本刊编辑部. 华北电力技术. 2009(06)
[5]智能电网故障辨识系统设计研究[J]. 王毅. 华东电力. 2009(06)
[6]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在电网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 胡翔. 华东电力. 2009(06)
[7]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 林宇锋,钟金,吴复立. 电网技术. 2009(12)
[8]基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电能质量组合评价[J]. 王丽,王红梅,吴振洲.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03)
[9]欧美智能电网战略计划[J]. 十方. 中外能源. 2009(06)
[10]基于SE-DEA的电网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 王宁,牛东晓.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9(03)
本文编号:3307477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概念及分析
2.1 电网智能化发展的相关概念
2.2 我国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环境及发展途径分析
2.2.1 内部环境
2.2.2 外部环境
2.2.3 发展途径
2.3 我国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原则
3.2 指标的处理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安全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2 经济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3 优良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4 协调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5 高效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3.3.6 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研究
4.1 电网发展的常用评价方法
4.2 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各方面的评价模型选择
4.3 基于组合权重分层优选模型的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整体评价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部分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1 安全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2 经济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3 优良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4 协调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5 高效性比较评价实证分析
5.6 整体评价实证比较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某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成长实证分析
6.1 某区域电网现状
6.2 某区域电网安全性评价实证分析
6.3 某区域电网经济性评价实证分析
6.4 某区域电网优良性评价实证分析
6.5 某区域电网协调性评价实证分析
6.6 某区域电网高效性评价实证分析
6.7 某区域电网发展的整体评价实证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高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建议方案
7.1 提高区域电网安全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1.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
7.1.2 提高运检能力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
7.2 提高区域电网经济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2.1 提高电网的财务投资能力,保障电网经济发展
7.2.2 加强公司的融资管理,保证电网的资产优良
7.2.3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电网建设造价水平
7.3 提高区域电网优良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3.1 通过引进特高压先进技术保证供电可靠性
7.3.2 提高电网工程的建设水平,营造优良电网的坚强基础
7.4 提高区域电网协调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4.1 优化运行集控业务,促进电网的协调性发展
7.4.2 提高售电量,促进电网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7.4.3 加强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能力
7.4.4 突出电力清洁概念,促进电网企业和环境的协调性发展
7.5 提高区域电网高效性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7.5.1 结合低碳经济的理念提高清洁能源的用电比例
7.5.2 提高智能化电网的技术支撑能力
7.5.3 提高电网信息化发展的智能化水平
7.6 应用本文评价指标体系指导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建议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因子分析与神经网络的输电网安全评价[J]. 杨宗霄,毛智杰,杨本渤,肖甜. 电网技术. 2009(14)
[2]“智能电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思路[J]. 何学民. 电器工业. 2009(07)
[3]智能电网综合效益评价[J]. 吴鹏,蒋莉萍.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19)
[4]国外智能电网研究与应用[J]. 本刊编辑部. 华北电力技术. 2009(06)
[5]智能电网故障辨识系统设计研究[J]. 王毅. 华东电力. 2009(06)
[6]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在电网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 胡翔. 华东电力. 2009(06)
[7]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 林宇锋,钟金,吴复立. 电网技术. 2009(12)
[8]基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电能质量组合评价[J]. 王丽,王红梅,吴振洲.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03)
[9]欧美智能电网战略计划[J]. 十方. 中外能源. 2009(06)
[10]基于SE-DEA的电网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 王宁,牛东晓.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9(03)
本文编号:3307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30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