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本文关键词: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出处:《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银企关系 银行贷款 贷款结构 中小企业 RD投入 专利数 技术创新
【摘要】:基于2016年广东省5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了银企关系、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企关系能有效优化贷款结构;RD投入不利于银行贷款;申请和授权专利数均消极影响贷款率和贷款期限,其中申请专利数的消极影响程度更大,二者降低贷款成本的作用均不明显;RD投入越大,银企关系对提高贷款率和降低贷款成本的作用越弱,获得长期贷款的能力越强;申请和授权专利数越多,银企关系优化贷款结构的作用越强,授权专利数的作用更大。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应重视建立和发展健康、良好的银企关系,重视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促进中小企业更好地融资和成长。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520 small and medium-size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ordinary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ank loan structur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Rd investment is not conducive to bank loans; Both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the number of authorized patent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loan rate and the loan period, in which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has a greater negative impact, and the role of both of them in reducing the cost of loans is not obvious. The more R D investment, the weaker the effec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on improving loan rate and reducing loan cost, and the stronger the ability to obtain long-term loans; The more patents are applied for and authorized, the strong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is to optimize the loan structure, and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number of authorized patents. At the present stag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ealthy,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Emphasis on the output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ve results to promote better financing and growth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会科学类项目(2015ZDXMPY02)
【分类号】:F276.3;F83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传统企业融资理论是通过经济制度和正式制度寻找解决办法,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网络理论的引入,学术界逐渐重视关注非经济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1]。Granovetter(1985)[2]的社会嵌入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涛;;谈建立新型和谐的银企关系问题[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王富华;王红萍;;我国银企关系重建的目标模式及其制度条件[J];开发研究;2007年03期
3 朱军;;论和谐银企关系构建的障碍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4 徐西进;;基于对账视角的新型银企关系研究[J];现代金融;2012年02期
5 王昭凤;论德国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J];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6 王圣学;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银企关系[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程云;;构建新型银企关系[J];商业经济;2000年01期
8 萧灼基;;银企关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0年10期
9 金惠英;;重塑银企信用 改善银企关系[J];现代金融;2000年06期
10 王姣;现代市场经济中银企关系的新定位[J];辽宁经济;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一鸣;;中国银企关系合约的非市场化性质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鸿昌;;构建“和谐、共生、双赢”的市场型银企关系[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3 何韧;王维诚;;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成长[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杨宜;徐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与发展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研究——兼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银企关系的演进历程[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课题组;麦仲山;;构建新型银企关系[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6 田利辉;;制度变迁、银企关系和扭曲的杠杆治理[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邓帆;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N];焦作日报;2009年
2 汾阳市政府副市长 庞有文 汾阳市经委主任 任彦全;优化银企关系的策略取向[N];发展导报;2001年
3 舒小波邋实习生 周天宝;加强沟通合作 构建新型银企关系[N];绵阳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成成;中小企业信任危机 银企关系恶化[N];企业家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高慧斌;为构建新型银企关系解除掣肘[N];辽宁日报;2007年
6 谢国洪;构建信用和谐新型政银企关系[N];黄山日报;2010年
7 记者 钟荣华邋王荧瑶;构建新型银企关系 共同打造合作平台[N];台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龙;健康银企关系需制度保证——[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万敏;甲方乙方的故事——变化中的银企关系[N];证券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左武银;银企关系应该如何发展?[N];昌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启发;转型期的银企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慧慧;银企关系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李璇;银企关系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苏牧;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敏感性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4 廖乐一;银企关系对我国中小企业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青;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年
6 魏自远;银企关系、企业年龄与中小企业贷款可得性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7年
7 吕雅娜;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月;工行沧州新华支行构建双赢的中小企业银企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9 蔡丽;银企关系对企业融资便利性及成长性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邹民;银企关系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1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140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