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杂交籼稻的应用与新形势下的再定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年顺,雷捷成,黄利兴,雷上平;杂交籼稻新组合福优晚3[J];杂交水稻;2000年05期
2 孙明法,姚立生,顾来顺,高恒广,何顺椹,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宵,朱国永;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559[J];中国种业;2000年04期
3 张晓春,王培华,刘太清,李经勇,潘生发;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渝优10号[J];杂交水稻;2001年02期
4 朱国永,姚立生,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宵,任仲玲,单忠德;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559[J];中国种业;2002年08期
5 唐红生,姚立生,孙明法,顾来顺,严国红;高产多抗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559[J];江苏农业学报;2002年02期
6 ;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371[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年04期
7 杨开晴,岳金城,顾加友,顾和平;高产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084[J];中国种业;2003年07期
8 唐红生,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杂交籼稻新组合29优559及栽培制种技术[J];中国种业;2003年11期
9 何方印,张增勤,刘守平,陈业坚;高产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5968[J];中国种业;2003年12期
10 唐红生,姚立生 ,孙明法 ,严国红;杂交籼稻新品种29优559的育成及应用[J];作物杂志;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润发;陈建新;李俊;;汉中盆地杂交籼稻开花结实与气象条件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尹明;杨开样;罗青石;常勇;;杂交籼稻新组合红泰优996的选育与应用[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红莲型杂交水稻学术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朱启升;杨前进;张德文;董军;王士梅;汪婉琳;冯春;;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绿优1号[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红莲型杂交水稻学术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高方远;王宗阳;李浩杰;陆贤军;任光俊;;反义Wx基因导入杂交籼稻保持系[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守立;戴其根;陈加艮;高定新;彭静;张国良;;水稻不同品种与苗类耐淹特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许兵 通讯员 寇运书 王征业;港城杂交籼稻育种破零[N];连云港日报;2013年
2 记者 陈云芬;我省耐旱杂交籼稻丰产[N];云南日报;2013年
3 胡明;高产优质杂交籼稻培育成功[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4 张晔;优质高产杂交籼稻“粤优 938”获市场认可[N];科技日报;2000年
5 缪炳良 顾和平 王学明;杂交籼稻粤优938栽培技术[N];农民日报;2004年
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才林;成就:品质产量双双上升[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7 沈农;四川模拟人工气候种水稻[N];四川科技报;2008年
8 记者 陈云芬;我省杂交水稻标准化制种国内领先[N];云南日报;2008年
9 陈云芬邋傅小冰;云南杂交稻标准化制种显成效[N];农资导报;2008年
10 杨泽敏;优质与高产完美的结合[N];农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德强;贵州杂交籼稻超高产群体质量及精确栽培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2 方平平;优质杂交籼稻品质遗传及辐射诱变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敏;育秧环境与秧龄对杂交籼稻秧苗生长、机插质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吴晓然;超级杂交籼稻抗倒能力比较及其对氮素的响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3 薛陶;杂交籼稻种子形态物理特征与种子活力关系的初步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4 史开兵;多细胞质源杂交籼稻利用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李彬;杂交籼稻稻米品质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朱世杨;水稻F_1种子引发技术及其机理和抗老化遗传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1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561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