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收成本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4:10
【摘要】: 税收征收成本是一个国家税收征收效率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较快,但政府为取得税收收入付出的各类费用上升也很快。“高成本,低效率”已成为我国税收工作突出的问题。在我国,树立税收成本观念,开展税收成本核算,对吸引外资、扩大税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降低税收征收成本、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已经成为税务部门当前的主要矛盾。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以经济学理论、行政学理论、财政学理论以及财务学理论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作业成本管理的原理,并将其引入税收征收成本管理。首先对我国传统税收征收成本控制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入作业的思想,对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税收征收成本控制新模式进行了探讨,从资源到作业与从作业到纳税服务为出发点,将资源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追溯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追溯到纳税服务等成本对象,建立起“从资源到作业,从作业到纳税服务”的税收征收成本核算体系;并在作业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成本的信息,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可增值作业,从而提高税收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减少浪费并降低征收成本;其次,对新旧税收征收成本控制模式进行了比较,阐述了税收征收成本控制新模式的优势;再而,以新征收成本控制模式在一个税务局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对全面实施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税收征收成本控制的建议。
【图文】:
本;二是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改为多标准分配,即按照引起的多种成本推动因素(Cost Driver)进行分配。经过上述变革,企业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按照不同层次的账户或组织单位归集成到各个业务活动,进而归集到产品、客户等成本对象,从而解决了户核算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作业成本制度产生的目的是提高成本确性,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成本计算的功能,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成对于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以及产品、客户、机构等的市场定位决要的作用。ABC 的基本思想早在二十世纪 30 年代末就形成了,最初应用在二十世纪 90 年代,被越来越多的银行、电信、电力、政府机构,医所接受,是西方目前最先进、采用面扩展最快的成本制度。ABC 计算成本的基本原理是将资源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追溯作业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追朔到产品、服务和用户等成本对象。如
明确的“边界”,以明确作业消耗的资源与作业产出,能够明确成本责任;其次,作业必须是可量化的基准,对于一般的生产作业,作业比较容易量化,对于知识性的作业,如研究工作,则难以量化,如果要把作业纳入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则必须对作业进行计量,为作业制订量化的标准;再次,作业具有单一的分配动因,作业的分配目标对于作业的消耗只能按照单一的成本动因线性分配,而作业中的某些成本项目可能与该成本动因并不线性相关;最后,作业必须与一定的组织机构对应,必须具有唯一对作业整体负责的一个组织单位。作业层次分类法把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第三,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这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定。如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次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在顾客组合管理等新的管理工具中,需要计算出每个顾客的利润.以此确定目标顾客群体,这里的每个顾客就是成本对象。第四,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成本动因就是分配的原因,最新的作业成本核算/作业管理标准规定了三种成本动因。第五,辅助要素:包括会计期间和组织层次。作业成本法分配原理可用图 3.3 表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12.42
本文编号:2600006
【图文】:
本;二是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改为多标准分配,即按照引起的多种成本推动因素(Cost Driver)进行分配。经过上述变革,企业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按照不同层次的账户或组织单位归集成到各个业务活动,进而归集到产品、客户等成本对象,从而解决了户核算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作业成本制度产生的目的是提高成本确性,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成本计算的功能,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成对于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以及产品、客户、机构等的市场定位决要的作用。ABC 的基本思想早在二十世纪 30 年代末就形成了,最初应用在二十世纪 90 年代,被越来越多的银行、电信、电力、政府机构,医所接受,是西方目前最先进、采用面扩展最快的成本制度。ABC 计算成本的基本原理是将资源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追溯作业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追朔到产品、服务和用户等成本对象。如
明确的“边界”,以明确作业消耗的资源与作业产出,能够明确成本责任;其次,作业必须是可量化的基准,对于一般的生产作业,作业比较容易量化,对于知识性的作业,如研究工作,则难以量化,如果要把作业纳入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则必须对作业进行计量,为作业制订量化的标准;再次,作业具有单一的分配动因,作业的分配目标对于作业的消耗只能按照单一的成本动因线性分配,而作业中的某些成本项目可能与该成本动因并不线性相关;最后,作业必须与一定的组织机构对应,必须具有唯一对作业整体负责的一个组织单位。作业层次分类法把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第三,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这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定。如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次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在顾客组合管理等新的管理工具中,需要计算出每个顾客的利润.以此确定目标顾客群体,这里的每个顾客就是成本对象。第四,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成本动因就是分配的原因,最新的作业成本核算/作业管理标准规定了三种成本动因。第五,辅助要素:包括会计期间和组织层次。作业成本法分配原理可用图 3.3 表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12.4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哲;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成本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0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60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