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05:11
【摘要】:21世纪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快速推进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迅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对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产生巨大冲击,企业成本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后,由卡普兰和库珀创建的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盛行于欧美企业,并产生了明显效果。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作业成本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不断深入,作业成本法也暴露出较为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实施企业的信息系统要求高、实施成本高、周期长、获取相关信息难度大、缺乏主动性、前馈性和战略观等,应用单一的作业成本法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克服作业成本法的缺陷?如何完善和发挥作业成本法的功能?这是理论研究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剖析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入手,依据“整合”的理念,在构建作业成本法整合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作业成本法整合的基本框架,进而搭建了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系统、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系统、与成本企画的整合系统、与弹性边际成本法的整合系统,形成了以作业成本法整合为基础的现代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此种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改进作业成本法,拓展和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七章,各章的内容梗概如下: 第一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简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逻辑结构及主要创新点与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了简明的交待。 第二章论述作业成本法及其整合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包括概念、基本原理、优劣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作业成本法整合的理论基础,包括卡普兰和库珀关于整合的理论基础、作业成本法和战略成本管理整合的理论基础、作业成本法和弹性边际成本法整合的理论基础、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整合的理论基础、作业成本法与全面预算整合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探讨作业成本法整合框架的构建。通过对其他国家在成本管理方法上另辟蹊径的归纳,对作业成本法整合框架展开研究,形成由整合的战略作业成本法、作业基础预算法、作业企画成本法和弹性作业成本法等四个内容组成的基本框架。 第四章论述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在分析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作业成本法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模式,并从产品组合与定价、顾客关系、供应商选择及产品设计与开发四个方面阐述了战略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论述作业成本法与全面预算的整合。首先对作业基础预算一般理论作了阐述,并重点研究了作业基础预算的编制、控制与差异分析,从作业基础预算与成本管理系统的纵向整合,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作业基础预算和基于相关利益者的作业基础预算三个方面研究了作业成本法与全面预算的整合模式。 第六章研究作业成本法与成本企画的整合。介绍了日本成本企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重点研究了作业成本法与成本企画整合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作业企画成本法的基本内容,并从全生命周期条件下产品的目标成本、价值工程、中心实施循环、源流管理与产品观念以及管理工程技术等五个方面探讨了作业成本法与成本企画的整合模式。 第七章探讨作业成本法与弹性边际成本法的整合。包括作业成本法与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差异分析,通过对弹性边际成本法的优势分析,探讨了作业成本法与弹性边际成本法的整合模式,重点研究了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并阐述了弹性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现实指导意义。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理论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作业成本法理论的研究思路,构建了作业成本法整合的理论基础,包括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整合的理论基础、与弹性边际成本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成本企画整合的理论基础、与全面预算整合的理论基础。 2、通过对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弹性边际成本法、成本企画和全面预算的利弊分析,构建了作业成本法整合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现代成本管理创新体系。 3、通过作业成本法整合的具体研究,设计了各种整合系统的实现途径,为现代成本管理的功能拓展提供具体指南。 4、通过整合研究,提出并构建了战略作业成本法、作业基础预算法、作业企画成本法和弹性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为现代成本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借鉴。
【图文】:
图 5 平衡计分卡基本内容及关系图BSC 突破了传统仅仅依靠财务评价的单一局面,一方面财务数据容易观控制以及非主观的错误,而产生偏离,财务的短期行也为是对企业偏离。BSC 作为一种战略执行工具认为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不单单局限运作。财务的结果来自于公司满足客户的能力,组织的学习和成长,,部流程的改进,财务目标是这些目标因素的结果,同时财务目标是实战略的核心要素。BSC 的目标和评估指标来源于组织战略,它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的目标和衡量指标。1、在客户方面:管理者们确认了组织将要参与竞争的客户和市场部将目标转换成一组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留住率、客户获得率、顾度、顾客获利水平等。2、在业务流程方面:为吸引和留住目标市场上的客户,满足股东岁
为最终的经营成果的改善做出贡献。BSC 具有有以下优点: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是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4、有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5、有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7、通过实施 BSC,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二)基于 BSC 的作业基础预算模型基于 BSC 构建的 ABB 的思路就是将 BSC 的战略管理方法应用于 ABB。这司的 ABB 将与 BSC 进行有效集成使得公司的作业基础预算和公司的发展协同一致。基于 BSC 的 ABB 模型如下图 6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5.3
本文编号:2697561
【图文】:
图 5 平衡计分卡基本内容及关系图BSC 突破了传统仅仅依靠财务评价的单一局面,一方面财务数据容易观控制以及非主观的错误,而产生偏离,财务的短期行也为是对企业偏离。BSC 作为一种战略执行工具认为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不单单局限运作。财务的结果来自于公司满足客户的能力,组织的学习和成长,,部流程的改进,财务目标是这些目标因素的结果,同时财务目标是实战略的核心要素。BSC 的目标和评估指标来源于组织战略,它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的目标和衡量指标。1、在客户方面:管理者们确认了组织将要参与竞争的客户和市场部将目标转换成一组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留住率、客户获得率、顾度、顾客获利水平等。2、在业务流程方面:为吸引和留住目标市场上的客户,满足股东岁
为最终的经营成果的改善做出贡献。BSC 具有有以下优点: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是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4、有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5、有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7、通过实施 BSC,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二)基于 BSC 的作业基础预算模型基于 BSC 构建的 ABB 的思路就是将 BSC 的战略管理方法应用于 ABB。这司的 ABB 将与 BSC 进行有效集成使得公司的作业基础预算和公司的发展协同一致。基于 BSC 的 ABB 模型如下图 6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5.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娟;铁路重载运输安全投入经济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7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69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