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兰州移动市场导向型网络维护管理模式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12:25
【摘要】: 在技术创新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开始同INTERNET技术融合,移动通讯网络已慢慢开始由2G向3G发展。目前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所以提高移动通信企业资源管理、调整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提高,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长远发展同时能够推动我国其它产业的发展。随着用户将选择营运商的主要因素从“资费水平”转向“服务质量”与“网络覆盖率”,而“服务质量”与“网络覆盖率”则由网络维护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的,企业必须提高由网络的维护与管理水平以此让用户满意,进而使企业能够在面对国内外竞争中能够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首先针对兰州移动公司网络维护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现存的网络维护管理模式的演变过程、网络的发展规模、运行机制以及其工作流程,发现现有的网络维护管理模式存在的众多问题:管理中存在着结构滞后,流程多、成本高、缺乏柔性等;其次,本文通过运用分布式耦合分析,研究了兰州移动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现行成本、成本优化和柔性供应链优化等问题。即:在考虑上述问题以及供应链上多种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兰州移动网络维护仿真分析,并得出顾客服务柔性的改变,网络运营商的运行成本随之变化,致使在用户、服务水平与服务商品类型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均衡点,使得在高满意度的前提下,运行成本最低。结果也表明,这个平衡点的选取,与用户需求的变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兰州移动网络维护要想在未来的竞争增加优势,减低成本,需要建立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新的网络维护管理模式;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市场导向型网络维护管理模式的概念,并且指出了市场导向型网络维护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并通过市场导向型网络维护管理的功能结构分析与关键流程的设计,为兰州移动的组织变革提供一种思路。 为更好地在现有基础上构建新的运行机制与流程,本文还结合兰州移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市场导向型网络维护管理模式下的措施:建立以经济效益和市场劳动力价格为主体的工资分配机制和增长机制;建立服务监控体系,立足于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监控;建立完整的服务监督网络,以用户的评价,作为衡量服务好坏的唯一尺度;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监督网站,及时反馈服务信息,改正不足,促使员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同时也提出一些模式改革实施原则、流程设计相适应的在维护方式、维修制度、组织结构等改革与优化建议措施,其中维护方式改革主要有建立维护中心、与网络管理中心;维修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取消之前的“大修”、“中修”及“不必要的维修项目和计表”建立集中修、工厂修、维修中心制度;运行维护的组织结构的调整主要有网络管理体系的调整与技术支持与维护体系的调整。利用以上的措施以对兰州移动网络维护管理进行改革与优化提供发展方向,从而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降低网络维护管理的成本,促进公司的发展的同时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信息质量保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4;F626
【图文】:

统计图,兰州,数量变化,统计图


}兰州移动业务数量变化统计图

统计图,移动网络,维护人员,兰州


图3一5兰州移动网络维护人员变化统计图Fig3一5MaintenancePersonnelehangesofLanzhoumobilenetwork6年,兰州移动GSM网络经过十多次扩容和优化,形2006年后,网络用户发展速度极快,目前移动GSM量1.7万(如表4一1所示)。表3一2兰州移动GSM用户及话务量一览表份份发展用户数数VLR登记用户数数vLR开机用户数数10月月月896303337652533311月月月924259997880622212月月1120069999532233381160000年l月月月9831988883586999年2月月月10141888886087444年3月月月10461977788661666年4月月月10792299991309999年5月月月111328888940327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工信部:移动通信收入达2000多亿 同比增长13.3%[J];移动通信;2011年12期

2 胡雁颉;;浅谈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互联互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刘凤君;;中国移动农信通的作用及收费标准[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4 宋静;;浅谈移动公司营业厅服务触点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5 ;国外 国内[J];无线互联科技;2005年07期

6 黄海峰;;西门子企业通信:五大趋势促成社交移动通信云[J];通信世界;2011年21期

7 吕业华;;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关键点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8 文小森;程乐;;“关中—天水”经济区移动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

9 ;手机电池和充电器的质量状况[J];中国标准导报;2003年03期

10 程仁璞;;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普及应用对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影响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范;赵鹏;;IP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以及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A];200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珂;李星;;基于SIP的移动通信技术研究[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吕代祥;;GSM-R系统在铁路无线列调上的应用[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胜开;;方差分析在短信套餐设计中的应用[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8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9年

5 谢成诚;张涛安;;基于EMPro分集天线相关性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于川;;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司先秀;;后价格战——移动通信竞争的新形式[A];中国通信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陆宝华;刘俐;范淑敏;;泛欧数字集群系统TETRA的标准与技术[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船舶通信与导航分册)[C];1999年

9 臧瑞华;孙全红;;北京市移动通信台(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思考[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移动通信项目后评价”软课题组;;浅论移动通信项目后评价的思路、框架与方法[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西艳;3G挑战移动通信产业链[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俞安;移动,生活因你而改变[N];抚顺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俞安;移动,永远真诚服务[N];抚顺日报;2005年

4 马翠香;生活有难题 移动通信来帮忙[N];光明日报;2005年

5 陈平阳;移动通信费按月发放[N];衡阳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卜宪九;在竞争中不断跨越[N];大庆日报;2008年

7 ;激情抒写移动通信新篇章[N];新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郑立琪 周娅;从“苏醒”到“并驾齐驱”[N];科技日报;2008年

9 李辉军;移动通信惠及“三州”乡亲[N];人民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吕晓红;克州移动通信分公司积极开展反分裂宣教活动[N];克孜勒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科锋;应用于2G/3G移动通信的多模发射机芯片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权明富;移动通信运营企业服务有效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赵永耀;面向3G移动数据业务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昕;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余中星;移动通信运营商产品品牌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邢志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空时分组码联合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勇;基于无线移动平台的广域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5年

8 林海立;移动通信微波电路与天线的小型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郑健平;互联网的IP组播与泛播通信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10 曾兴斌;RF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及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革;《案例》:佛山移动通信公司——居安思危发展战略思考[D];暨南大学;2001年

2 骆志群;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葛岩;辽源移动GSM无线网络优化及工程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4 华威伟;新经济形势和技术条件下移动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聂启凡;佛山移动个人数据业务营销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亚超;智能天线自适应算法及其DSP实现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刘辉;C城移动公司营销渠道整合策略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高翔;短信服务在银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9 韩丽虹;营口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玲;联通公司增值业务市场拓展策略[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5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725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