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固井公司竞争能力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5 10:25
本文以九八年以来中国石油工业的重组改制为背景,运用市场细分法、竞争压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详细对青海石油管理局固井公司(青油固井)在新形势下的竞争能力进行了分析,对国有企业市场化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青油固井的市场环境作了分析,找出了青油固井在市场营销、质量管理、技术能力、成本控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今后的措施建议和发展方向。 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对中国石油工业的重组改制做了简单回顾,其次对青海油田和固井公司的具体情况及所从事的专业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研究方法和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叙述,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第二部分对青海固井的市场环境从国际、国内和青海油田三方面作了描述并分析了青油固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论文第三部分首先根据市场的特点从经济角度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运用竞争压力模型理论详细分析了在固定市场下特定行业里的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运用统计学原理从宏观环境、质量管理、技术能力、成本控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对青油固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定义,论证了技术创新是固井公司最根本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成本管理上,对固井工程的高风险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现有固井市场运作的不规范性,并对进一步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改进意见。论文最后,对青油固井今后战略和策略提出了设想。认为青油固井的首要任务应是“做强”,在青海市场上应采取目标广泛战略,努力降低成本,精心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在石油工业大的气候下,争取早日踏出国门,走向世界。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426.22
【部分图文】:
图1一1青海油田分年油气产量图资料来源:青海油田发展报告.200.4油田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油田企业的经济成分和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企业组织形式及市场关系等方面出现。,
但是石油消费量却逐年增加。1985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28亿吨,但2000年达到35亿吨,预计2005年为38.7亿吨、2010年为42.7亿吨、2015年为47亿吨,这种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价格的居高不下将继续刺激产油国及国际石油公司增加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其钻井总进尺数必将加大,进而带动固井工作量的增加。2.2国内固井市场国内固井市场的工作总量取决于全年钻井的数量,2001年以前全国钻井数量每年几乎变化不大,2001年以后有一定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勘探对象日益复杂,老油田大多数己经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开采后期,新投入开发的储量品位逐年变差,而国家能源需求增长强劲,要保证稳定或略有增长的产量每年必须补钻一定数量的新井。
而国家能源需求增长强劲,要保证稳定或略有增长的产量每年必须补钻一定数量的新井。图2一1中石油集团分年度工作量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钻井需求.公司中石油钻井技术座谈会材料.2004.总体来说·,中石油全国每年所钻井数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固井总的工作量也是基本变化不大。
本文编号:2812910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426.22
【部分图文】:
图1一1青海油田分年油气产量图资料来源:青海油田发展报告.200.4油田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油田企业的经济成分和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企业组织形式及市场关系等方面出现。,
但是石油消费量却逐年增加。1985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28亿吨,但2000年达到35亿吨,预计2005年为38.7亿吨、2010年为42.7亿吨、2015年为47亿吨,这种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价格的居高不下将继续刺激产油国及国际石油公司增加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其钻井总进尺数必将加大,进而带动固井工作量的增加。2.2国内固井市场国内固井市场的工作总量取决于全年钻井的数量,2001年以前全国钻井数量每年几乎变化不大,2001年以后有一定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勘探对象日益复杂,老油田大多数己经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开采后期,新投入开发的储量品位逐年变差,而国家能源需求增长强劲,要保证稳定或略有增长的产量每年必须补钻一定数量的新井。
而国家能源需求增长强劲,要保证稳定或略有增长的产量每年必须补钻一定数量的新井。图2一1中石油集团分年度工作量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钻井需求.公司中石油钻井技术座谈会材料.2004.总体来说·,中石油全国每年所钻井数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固井总的工作量也是基本变化不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知兴;寻找核心竞争力[J];IT经理世界;2002年22期
2 李大平 ,王福强;向国际市场寻找出路——中国石油工业国际化战略纵谈[J];中国石油石化;2002年12期
3 单卫国;;中国石油:事关战略安全[J];世界知识;2002年21期
4 刘仕华,刘志林,胡国松;中国石油供需与石油安全[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5 李彩云,胡国松,马国光;浅析入世与石油石化行业的对策[J];天然气与石油;2003年01期
6 宋毅;技术创新产业化的对策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22期
本文编号:2812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81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