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5:37
本文以八家试点企业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评价为起始点,站在理论与事件相结合的角度,就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研究。 本文分为上、下三篇。上篇主要研究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若干理论,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下篇是本文的重点,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理论、应用基础以及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作了一详细系统的研究,包括第三、四、五、六章。 第一章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入手,对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作业成本法引发的新的成本观、新的企业观以及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的作业会计、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基础成本体系加以分析介绍,为全面系统地探索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打下了必要的认识基础。作业是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的总称,或指组织内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作业是计算成本过程中的一个元素,是计算成本的客观依据。认识和了解作业,并按同质性合并作业、建立作业中心和作业成本库,是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本质区别之所在,它使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深入揭示作业成本信息和作业的有效性,从而使作业成本法能提供更为相关、“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为作业管理提供动态依据。作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本文认同依据“作业是否增加顾客价值”对作业进行的划分。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范畴,它有“质”和“量”的双重表现,在质上表现为“成本发生因子”或“成本驱动因子”的因果联系,在量上表现为计量作业的尺度。成本动因重在揭示具体的成本驱动因子,既作业的量化基准。成本动因按照不同的标准形成不同的分类,其中根据ABC原理进行的分类在本文为主要的分类。接着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二维成本观“成本分配观”和“过程分析观”以及成本性态观和顾客价值观。“成本分配观”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分析各种决策,而“过程分析观”反映了一个组织对新类型信息的需要,这种信息就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事务信息。成本性态观将成本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三类;顾客价值观意味着ABC系统要同时提供顾客所得和顾客所费的有关信息,通过降低顾客成本、提高顾客收益,使得顾客获得更多实在的利益。最后,介绍了以ABC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和桥梁的AA、ABM、ABD等系统共同组成的作业基础成本体系(ABCS)。 第二章从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计算法比较开始,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在作业成本法下,传统成本分摊方法的“黑箱”——作业箱被打开了,由此成本计算分两步骤进行: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并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第二 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费用分配的基准是 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的选择问题是成本计算的关键点。在成本动因的选择问题小 节内阐述了影响资源动因的因素、成本动因数目选择分析和战略成本动因。影响 资源动因选择的主要因素有ABC目标、成本、行为导向、相关性等。综合考虑多 因素,得出结论:公司目标是选择资源动因的主导因素。确定成本动因数目除了 成本标的有关要求和特性之外,还要结合对作业成本库、作业中心的分析来进行。 通常影响成本动因数目选择的因素有产品用巳务成本精确度的要求、产品多样化程 度、批量多样化程度、作业成本库大小、部门经理行为因素等。通过分析得知: 产品精确度、产品多样化程度、批量多样化程度以及作业的相对成本都与成本动 因数目成正比,但在考虑基层经理行为的情况下,存在一个适度的最佳值。从成 本计算层次考虑的是作业成本动因,而从深层次影响公司成本的是战略成本动因, 战略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战略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战略成本动因。战略成本动因对 成本标的的影响是长期的、持久的、深远的,与公司战略决策密切相关的,其形 成与改变均较困难。 第三章介绍的是作业成本法在决策与计划会计中的应用。由于作业成本法的 新的成本性态观扩展了成本性态分析,因而对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以及相关 成本决策法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对变动成本法的影响是动摇了变动成本法的基础, 有可能实现成本会计发展史上的否定之否定而取代变动成本法。对本量利分析的 影响是放宽了原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条件,扩展了本量利模型的使用范围,最突出 的变化是增加了一系列单位作业成本和作业变量,建立了税前利润与单价、产销 量、单位产量变动成本、单位作业成本及固定成本的关系。对相关成本决策法的 影响是将成本核算假设发展为决策引发作业,作业引发成本。因此,在给定管理 决策所影响的成本动因条件下,作业成本法有利于较准确地建立模型的“如果一 一怎样”分析模式,产生未来型信息。 第四章为作业成本法对执行会计的影响。作业成本法从开阔的视野研究投入 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追踪资源消耗作业的动态过程,从根源上对成本进行控制, 对责任会计基础有了更新,表现在规范了责、权、利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非 财务指标,按作业将原有责任中心细分为若干?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275.3
【文章目录】:
上篇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探讨
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1.1 作业、相关概念及分类
1. 作业
2. 作业链与价值链
3. 作业分类
1.2 成本动因与成本动因分析
1. 成本动因概念
2. 成本动因分类
3. 成本动因分析
1.3 作业成本法成本观与价值观
1. 作业成本法二维成本观
2. 作业成本法成本性态观
3. 顾客价值观
1.4 作业成本法相关概念
1. 作业会计
2. 作业成本管理
3. 作业基础成本体系
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2.1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
2.2 成本动因的选择问题
1. 影响资源动因选择的因素
2. 成本动因数目选择分析
3. 战略成本动因
下篇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3. 作业成本法在决策与计划会计中的应用
3.1 对变动成本法的影响
3.2 本量利分析的影响
3.3 对相关成本决策法的补充
4. 作业成本法对执行会计的影响
4.1 对责任会计基础的更新
4.2 对标准成本制度及弹性预算的发展
5. 作业基础决策
5.1 作业基础生产决策
1. 作业基础产品生产组合决策
2. 制造还是购买决策
5.2 作业基础定价决策
1. 作业基础产品定价模型
2. 作业基础标准产品成本加成定价
3. 作业基础新产品定价
4. 作业基础特殊定价决策
5.3 ABC在其他经营决策中应用
1. 顾客/市场决策
2. 设计决策
3. 供应商决策
5.4 作业基础资本预算
1. 作业基础资本预算程序
2. 运用作业流程分析法预计现金流出量
3. 作业基础资本预算与商业案例预算法比较
6.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6.1 关于在产前成本控制方面的借鉴作用
6.2 关于在产后成本控制方面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3443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275.3
【文章目录】:
上篇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探讨
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1.1 作业、相关概念及分类
1. 作业
2. 作业链与价值链
3. 作业分类
1.2 成本动因与成本动因分析
1. 成本动因概念
2. 成本动因分类
3. 成本动因分析
1.3 作业成本法成本观与价值观
1. 作业成本法二维成本观
2. 作业成本法成本性态观
3. 顾客价值观
1.4 作业成本法相关概念
1. 作业会计
2. 作业成本管理
3. 作业基础成本体系
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2.1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
2.2 成本动因的选择问题
1. 影响资源动因选择的因素
2. 成本动因数目选择分析
3. 战略成本动因
下篇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3. 作业成本法在决策与计划会计中的应用
3.1 对变动成本法的影响
3.2 本量利分析的影响
3.3 对相关成本决策法的补充
4. 作业成本法对执行会计的影响
4.1 对责任会计基础的更新
4.2 对标准成本制度及弹性预算的发展
5. 作业基础决策
5.1 作业基础生产决策
1. 作业基础产品生产组合决策
2. 制造还是购买决策
5.2 作业基础定价决策
1. 作业基础产品定价模型
2. 作业基础标准产品成本加成定价
3. 作业基础新产品定价
4. 作业基础特殊定价决策
5.3 ABC在其他经营决策中应用
1. 顾客/市场决策
2. 设计决策
3. 供应商决策
5.4 作业基础资本预算
1. 作业基础资本预算程序
2. 运用作业流程分析法预计现金流出量
3. 作业基础资本预算与商业案例预算法比较
6.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6.1 关于在产前成本控制方面的借鉴作用
6.2 关于在产后成本控制方面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华锦;双重控制标准条件下的作业成本计算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尚成斌;NSIC海工部成本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喜云;作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3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84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