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转移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12:0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享受资源最佳配置提供的机遇和挑战,跨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持续稳定的发展。在IT行业中新产品的转移是开拓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必须根据公司的策略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转移计划,将新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区域或者研发中心迅速地转移到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并且将客户满意的产品及时推向市场。要想在新产品转移过程中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转移项目的质量管理。通过项目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运用,建立一套在转移项目中质量管理的流程并且不断地优化,这是提升转移项目质量保证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转移项目中转移方、接收方和客户三者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的关系,并结合转移项目质量管理相对复杂的特点:软硬件转移的质量管理、可靠性质量管理等,提出适应跨国公司转移项目的“三角”质量管理流程和方法。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中心,充分考虑转移方、接收方和客户对于转移质量的内在需求,在质量计划制定、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可靠性管理中达到最佳平衡,使整个转移项目取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将“三角”质量管理流程与方法应用到F公司的转移项目中,理顺整个转移项目的质量管理流程...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面质量管理在转移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Fig.1-1Theeffectoftotalqualitymanagementintransferproject
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地增强。转移方、接收方和客户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抱着合作和双赢的态度,产品的质量在转移的过程中也不断的提高。跨国公司转移项目的质量管理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如图2-1表示。它的核心是客户,转移方与接收方都是以客户为导向,质量管理中心是以企业战略为目标在转移项目中进行协调
12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这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发明的,因此也称之为戴明循环。这四个阶段大体可分为八个步骤,如图2-2所示。图 2-2 戴明循环图Fig.2-2 PDCAPDCA循环管理的特点及在转移项目中的应用:1)PDCA循环工作程序的四个阶段,顺序进行,组成一个大圈。在整个转移项目中从客户提出需求,企业制定转移计划,转移方和接收方进行转移,最后客户与企业确定转移项目成果并分析,从而提出新的需求而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2)每个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并都成为整个转移项目大循环中的小循环。每个小的PDCA循环的实施与成功,有利于整个项目大的PDCA循环的进行;3)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不管是对于转移产品本身还是企业,这样的PDCA循环可以推动质量的可持续提高。2.2.2 转移项目质量管理的战略管理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这就会导致企业在转移项目的质量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环境与条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计技术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指导作用[J]. 邵琦,吴志军.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1(03)
[2]项目信息管理探讨[J]. 冯森. 技术与市场. 2011(03)
[3]浅谈项目管理之项目控制[J]. 刘震. 价值工程. 2011(07)
[4]浅谈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J]. 袁双猛,许国锋. 科技传播. 2011(01)
[5]浅谈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句广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9)
[6]浅谈IT项目管理的时间、质量、成本、人力资源四要素[J]. 张瑜岳. 科技信息. 2010(24)
[7]项目管理创新的战略取向[J]. 李立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8]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现状[J]. 师磊. 建材世界. 2010(04)
[9]关于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 童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3)
[10]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与合同管理[J]. 霍晓霞,霍宏霞,李春晓.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8)
博士论文
[1]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机制研究[D]. 秦岩.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国际间技术转移项目主体行为风险的分析[D]. 吴敏锐.复旦大学 2008
[2]跨国企业装备制造中心转移项目后评估研究[D]. 文进.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从跨国公司行为的角度探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D]. 秦岚.广西大学 2006
[4]跨国公司生产和技术区域转移项目的管理[D]. 刘艳.天津大学 2006
[5]利用跨国公司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D]. 吴瑜.南京理工大学 2006
[6]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技术转移机制研究[D]. 王昆.华侨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5609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面质量管理在转移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Fig.1-1Theeffectoftotalqualitymanagementintransferproject
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地增强。转移方、接收方和客户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抱着合作和双赢的态度,产品的质量在转移的过程中也不断的提高。跨国公司转移项目的质量管理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如图2-1表示。它的核心是客户,转移方与接收方都是以客户为导向,质量管理中心是以企业战略为目标在转移项目中进行协调
12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这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发明的,因此也称之为戴明循环。这四个阶段大体可分为八个步骤,如图2-2所示。图 2-2 戴明循环图Fig.2-2 PDCAPDCA循环管理的特点及在转移项目中的应用:1)PDCA循环工作程序的四个阶段,顺序进行,组成一个大圈。在整个转移项目中从客户提出需求,企业制定转移计划,转移方和接收方进行转移,最后客户与企业确定转移项目成果并分析,从而提出新的需求而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2)每个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并都成为整个转移项目大循环中的小循环。每个小的PDCA循环的实施与成功,有利于整个项目大的PDCA循环的进行;3)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不管是对于转移产品本身还是企业,这样的PDCA循环可以推动质量的可持续提高。2.2.2 转移项目质量管理的战略管理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这就会导致企业在转移项目的质量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环境与条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计技术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指导作用[J]. 邵琦,吴志军.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1(03)
[2]项目信息管理探讨[J]. 冯森. 技术与市场. 2011(03)
[3]浅谈项目管理之项目控制[J]. 刘震. 价值工程. 2011(07)
[4]浅谈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J]. 袁双猛,许国锋. 科技传播. 2011(01)
[5]浅谈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句广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9)
[6]浅谈IT项目管理的时间、质量、成本、人力资源四要素[J]. 张瑜岳. 科技信息. 2010(24)
[7]项目管理创新的战略取向[J]. 李立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8]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现状[J]. 师磊. 建材世界. 2010(04)
[9]关于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 童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3)
[10]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与合同管理[J]. 霍晓霞,霍宏霞,李春晓.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8)
博士论文
[1]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机制研究[D]. 秦岩.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国际间技术转移项目主体行为风险的分析[D]. 吴敏锐.复旦大学 2008
[2]跨国企业装备制造中心转移项目后评估研究[D]. 文进.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从跨国公司行为的角度探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D]. 秦岚.广西大学 2006
[4]跨国公司生产和技术区域转移项目的管理[D]. 刘艳.天津大学 2006
[5]利用跨国公司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D]. 吴瑜.南京理工大学 2006
[6]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技术转移机制研究[D]. 王昆.华侨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5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945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