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成本管理初探
在于今年11月9日开始的为期四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建立领导小组进行深化改革,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能源、电力和其他主要资源的价格将主要由市场决定。这就意味着部分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将要进入市场竞争格局,而一贯以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必须开始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大力推广成本管理措施,加快成本管理制度建设。
一、事业单位会计成本管理现状
(一)成本管理观念淡薄,未能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观
由于事业单位一般依赖财政进行经营性支出或一般性事业支出,对成本管理的目的、手段和方法存在偏差,总是立足节流而不能应用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收集整理成本效益原则和成本管理手段实现最大的单位效益。由于成本管理观念淡薄,成本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某些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日益递增,超支现象普遍。
(二)成本管理方法简单,未能推广现代成本管理法
事业单位对于费用支出只是一味地讲究压缩支出,对于企业业已成熟运作的标准成本、作业成本和目标成本等现代成本管理手段未能得到广泛推广。虽然事业单位近年来进行改革,但是由于长期依赖财政,并涉及切身利益,成本管理监督机制没有建立,推广现代成本管理法得到一些事业单位的消极抵制。
(三)确立成本管理主体失误,未能有效调动全员参与
事业单位对于会计财务管理主要基于专职的会计人员,对于其他部门的领导和员工没有进行财务管理的培训,换言之,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主体长期存在失误,未能在事业单位内部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总是把财务管理责任定位于主管会计的部门。
二、作业成本管理理论与责任会计制度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作业成本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至今在企业界业已得到推广和应用。企业生产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区,而一旦作业就要消耗资源并有成本的产生,而事先准确地计量企业耗用的资源成本深入到作业层次,并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使得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这就意味着作业成本法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出现,而是具有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即作业成本担负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功能,形成作业成本计划、作业成本控制和作业成本动因分析乃至进行业绩考评等内容的作业成本管理,旨在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效率。主要包括作业确认、作业链分析、剔除非增殖作业和业绩评价四项步骤。作业成本计算模式分为成本分配观和过程分析观两种。这样,就会形成以作业为纽带跨越部门利益的作业链,责任控制深入到作业层次,团队集体利益与个人行为联系紧密。
(二)责任会计制度的基本理论
责任会计制度实质就是内部会计制度,它是以明确部门的经济责任为对象,有效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为己任。基于现代企业组织机构和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分散经营和分权管理思想被日益推广,这样一来,高层管理者就专门关注于战略决策和政策性决策。具体言之,就是在权力下放的管理系统中,以作业中心为基础设置责任中心,正确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实施多样化的动态业绩考核指标,用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激励员工。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引入作业成本管理制度
立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革,特别是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改革,要逐渐增强单位的成本管理意识,彻底转变成本管理观念,抛弃计划时代的传统管理做法,引入作业成本管理制度,建立部门作业中心,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的增殖作业和非增殖作业,完善行政管理机构,建立系统的责任控制制度。搞好事业单位的部门机构的作业成本预测,编制部门作业的成本预算,确立部门作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建立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加强公共产品的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改革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二)抓好各项制度建设,严格落实责任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的会计成本管理制度建设涉及工作制度、责任制度、技术标准和奖励制度,而纳入工作制度的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等被视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在社会管理改革的背景下,部分具有经营权的事业单位也逐渐脱离财政支持而注重经营性服务收入,以部门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的责任会计制度相应提上日程,基于部门作业的责任预算、责任中心、责任报告和工作成效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在事业单位内部必须加以建立和完善。为此,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功能和服务功能进行区分,对于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机构进行作业分析,即进行作业辨认、描述和评价,并寻找和分析作业成本动因,合理确定部门责任归属范围,改进和优化简练服务流程,使得民众减少时间成本,增加机会成本。另外,要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全员成本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员培训,确定合理的成本核算对象,特别是对于人工费、材料费、间接费及其他费用的控制亟需加强管理;运用激励机制,以责任状形式落实成本控制,严格实施考核奖惩,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兼顾。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成本管理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需要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单位人员的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措施的配套跟进。
本文编号:8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