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浅谈我国连锁超市行业购并动因

发布时间:2015-02-19 22:12

张巧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连锁超市行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近年来连锁超市行业内的购并整合层出不穷,其中以外资购并整合内资、国有企业整合民营企业居多。本文试图分析研究我国连锁超市行业购并动因,以期为国内企业购并整合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连锁超市;购并;动因

超市作为一种零售业态最早于1930年在美国纽约州兴起,随后传至日本、欧洲等地。超市业态在我国的出现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90年代的起步发展后,2001年进入稳步增长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电子商务日益兴盛等影响,自2011年开始超市业态的扩张减速,行业步入调整期。发展至今,我国连锁超市行业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外资零售企业经过快速扩张,占据国内连锁超市市场较大份额,而内资企业则呈现区域化无序竞争状态,尚未出现具有民族领导品牌的连锁超市企业。随着人口红利逐渐缩小、物业租金持续上涨,单纯开店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连锁超市企业的发展需求。自21世纪初期,我国零售市场实施全面对外资开放以来,为了有效应对外资零售企业对零售市场强有力的争夺,一些大型零售企业纷纷进行购并,基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购并成为企业发展的首先途径,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外资零售企业抗衡。近年来连锁超市行业内的购并整合层出不穷,其中以外资购并整合内资、国有企业整合民营企业居多。

企业购并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M&A),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企业行为。企业购并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之间的股权与资产收购,而是指企业兼并。

李黎通过分析我国零售业购并的背景,认为零售购并的动机包括几个方面:获得规模经济,提高零售企业市场竞争力;可以获得商业网点,应对外资企业的进入;制度和政策的因素;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张弢认为流通企业进行购并的内在动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购并是流通企业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途径;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国内企业加强合作、联合抵御外来零售大鳄的有效方法。

    我国超市发展二十余年,自2002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连锁超市行业进入快速展期。由于我国连锁超市业行业集中度低,超市业态以规模效益为优势的本质促使购并整合成为此次大发展期间连锁超市扩张的主要途径之一。什么原因推动了我国连锁超市业的购并?深入分析2001年到2013年发生的购并事件,从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两大方面归纳出我国连锁超市购并动因。

一、外部动因

1)政府动因: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民族零售品牌。

首先,近十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由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拉动的形势下,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能力逐渐提升,零售业中的连锁超市行业关乎国民日常生计,更是重中之重。连锁超市行业是典型的人口驱动型行业,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却在该行业尚未培养出自己的民族品牌。我国本土连锁超市企业与外资企业相比,规模小、实力弱、竞争能力差,市场份额低。如需培育出能与大型外资超市企业分庭抗礼的大型内资零售企业,购并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

其次,政府希望通过购并解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问题。我国一些较具规模的连锁超市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发展过来的,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有些连锁超市企业发展壮大,较具规模,经营效益良好。有些连锁超市企业未能很好的发展起来,经济效益低下。在政府主导下,优势连锁超市企业购并劣势企业,有助于该行业经济结构的提升与发展。

2)行业发展动因:完善零售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

具备适度竞争又适度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是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兼顾市场活动的同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连锁超市行业发展至今尚未出现具有民族领导力的品牌企业,以区域化中小规模超市企业居多,虽已实行多年的跨区域发展,但多数企业并没有找到跨区域扩张的有效途径,这也是行业集中度低的根本原因。我国连锁超市企业普遍存在市场占有率低,规模经济效益差等特点,尚未培养出具有规模经济和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连锁超市企业。因此,必须推进现有连锁超市企业的发展,以培养具备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完成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衔接与平衡,造就一个既有适度竞争、又有适度垄断的合理有效的市场结构。

3)外部冲击影响动因:应对经济发展放缓、互联网冲击

新古典理论认为购并是对外部经济冲击的一种有效反应和调整过程。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经济从快速发展期过渡到稳步发展期,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各行业发展也结束了爆发式发展阶段回归到理性发展,大规模的粗放式发展结束,行业购并重组成为企业追求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连锁超市行业也不例外;2010年前后,国内电子商务兴起对实体零售行业的冲击持续增强,再次促发连锁超市业购并事件的发生。

二、内部动因

1)追求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效应与财务协同效应。

经营协同效应是指通过企业间的购并活动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优势互补的企业在一个新企业下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与价值。经营协同效应的产生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两个连锁超市企业购并后,购并方可以重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利用目标企业的经营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网络、专业人才、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各类资源,提高经营效率。二是规模经济。连锁超市业是有着巨大规模经济性的产业,固定成本分摊、供应链使用率、网络销售等都取决于企业规模大小,超市企业间的横向购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三是管理效率差异。当购并方比目标企业的管理效率高时,两个连锁超市企业购并可以把目标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到与购并方相同的水平,从而连锁超市企业从管理效率提升中获得价值增加,或购并以后,由于不同超市企业管理、文化优势互补,效率可能得到跃升。四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连锁超市企业购并可以提高品牌声誉,消除原来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购并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经济效益,产生财务协同效应的原因有三种:一是业务现金流不完全相关的两个连锁超市企业购并有助于实现互补,降低购并方的现金流波动,从而降低购并失败风险。二是当外部资本市场受约束时,连锁超市企业通过购并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可以获得内部资本市场的信息优势和低成本资金的好处,也可以获得外部资金市场(如银行贷款)较低利率的资金。三是连锁超市企业可以通过购并达到国家规定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标准,或通过转移定价方法,把利润从高税率的企业向低税率的零售企业转移,以合理避税,从而实现税收优惠等。

2)获取市场机遇

连锁超市行业是个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从市场理论中的规模经济理论可知,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能够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从而对后进入者或未形成规模经济的竞争者形成发展壁垒,增强其自身的竞争优势。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零售对实体零售的冲击,超市企业通过开新店进行扩张的速度将受制而放缓,从企业发展战略上考虑,必须要依赖于购并重组,通过强强联合,强弱购并整合以及跨区域收购,将已有门店整合、归并到已建立的物流体系中,能快速提升企业各个环节的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规模效益。

首先,连锁超市企业购并后,可以有效提高购并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降低单品固定成本,单品营销费用等,从成本上削减支出;其次连锁超市企业购并整合竞争对手后,削减竞争对手的同时提高了购并方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能力,并且可以覆盖更多消费者,,从收益层面增加了收入。最后,由于超市行业具有地域性特征,在进入新地区时采用购并的途径可以充分利用目标企业在目标区域成熟的运营体系、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社会资本等资源,降低进入壁垒、缩短市场培育期,有助于新市场的快速开拓。

3)寻求多元化协同发展之路

对超市行业的探索发现,随着消费层次多元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连锁超市企业在经营模式上也在寻找创新业态,打破原有同质化经营格局,追寻新的利润增长点,避免受行业内部扩张风险的冲击,从而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收益。通过购并可有效利用目标企业所有的经营资源,快速获得创新业态,缩短企业在新业态研究探索、试运行等一系列环节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另外,我国有一些非超市企业,通过购并进入连锁超市行业,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包明华.购并经济学前言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

[2]李黎.我国本十零售企业购并的动因探析[J]. 特区经济2005(11):336-337

[3]张弢.正确认识我国流通业的购并人潮[J].物流科技,2004(27):93-96.



本文编号:15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5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6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