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盾构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
【学位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U455.39
【部分图文】:
与泥水混合搅拌后形成高密度泥浆,经泥浆泵送至地面,泥浆在地面经过分离,再次进入盾构的密封舱,不断地循环排渣。泥膜形成:当泥水压力大于地下水压力时,泥水渗入土壤,在土壤间隙形成一定比例的悬浮颗粒,被捕获并集聚于开挖面,泥膜就此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泥膜的厚度不断增加,渗透抵抗力逐渐增强。当泥膜抵抗力远大于正面土压时,产生泥水平衡效果。
这会给用户及软件开发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工作负担。因此为了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OPC 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是一种具有高效、可靠、可互操作的即插即用设备驱动程序。且 OPC 标准是以微软公司 OLE 技术为基础,OLE 标准允许多台微机之间交换文档、图形等对象。目前,NI 公司为了方便 LabVIEW 与其他 PLC 型号能够较为方便的进行访问,NI 公司推出了 NI OPC 服务器。NI OPC 服务器与 NI LabVIEW 组合而成的单一平台可对工业系统进行高性能的测量和控制。并且上位机可以使用串口或以太网通过 OPC Server 对 PLC 进行访问,实现数据的在线采集。2.5.3 使用 NI OPC Server 访问 PLC为了能够访问下位机中 PLC[21]的数据,需要对 PLC 端以及 NI 服务器两部分进行配置。首先在 PLC 端需要将通讯模块添加到硬件中,完成通讯硬件模块的添加后,打开 NI OPC Server 服务器,其余的配置过程在该服务器中完成,包括连接方式选择、所需连接的 PLC 型号选择、绑定 PLC 地址,最后建立 OPC客户端完成数据的绑定,如图 2-2 所示。
图 2-3 读取 PLC 绑定变量数据后面板程序2.6 数据库结构设计2.6.1 数据库分类与建立在本次设计的健康管理系统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部分、数据分析部分、故障诊断部分、故障预测部分、成员信息部分。这些信息非常的多并且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对于采集的数据需要重复使用并且数据量大需要连续存储,或者每次完成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时信息需要能够随时查询,对于成员信息则不能够查询需要保密。基于以上情况,本系统总共设立 5 个数据库,分别为用户数据库、状态数据库、外加传感器数据库、诊断信息数据库、其他信息数据库。(1)用户数据库在本数据库包含两个表,分别为登陆信息表以及注册信息表。登陆信息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再制造盾构机产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9年02期
2 曾垂刚;;盾构推进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改造[J];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3期
3 袁永盛;;盾构推进液压缸刚度有限元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4 徐永福;盾构推进引起地面变形的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0年01期
5 张海;;土压式盾构开挖面的控制[J];地下工程与隧道;1987年01期
6 张新泉;;盾构隧道[J];隧道建设;1988年01期
7 古林彻;伊野敏美;张晓燕;;土压系统盾构施工法讲座连载(续)第四讲[J];地下工程与隧道;1988年01期
8 潘厚耀;;盾构[J];上海地质;1988年02期
9 萩本博美;张晓燕;;土压系统盾构施工法讲座连载(续) 第五讲[J];地下工程与隧道;1988年02期
10 唐震华;;盾构曲线推进中的路径指使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198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矫伟刚;盾构推进对在建地铁风井或车站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刘志斌;盾构推进电液系统动力学特性及轨迹实时精确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王林涛;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珂;基于虚拟仪器的盾构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2 李新臻;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干渠施工影响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3 赵相浩;软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空间曲线近接施工环境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李盈斌;盾构推进作业模拟实验台设计方法与性能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张凯伟;软土地区双线盾构隧道穿越对既有桥梁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6 汪慧;盾构机健康管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7 牛彦杰;基于神经网络的盾构推进液压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8 魏婷;盾构施工对高速铁路安全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年
9 侯典清;盾构推进系统顺应特性及掘进姿态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邓颖聪;盾构推进系统的分区建模与性能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0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84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