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降雨-库水联合作用下三门洞滑坡演化过程与机制
发布时间:2025-04-15 03:53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大量滑坡发生了复活变形。为研究在库水位升降和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复活变形的演化过程与机制,以秭归县三门洞滑坡为例,基于滑坡长期的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了滑坡变形的时空演化过程;基于领域粗糙集理论,对滑坡复活变形的主要诱发因素进行了判别;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滑坡的变形演化趋势。结果显示,三门洞滑坡受周期性水位下降和汛期降雨的影响,其累计位移具有明显周期性和阶跃性。在空间上,滑坡不同部位的变形诱发因素并不相同,滑坡中后部变形主要受降雨影响,前部变形则主要受库水位下降影响。整体上滑坡变形对降雨和库水位的响应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变形强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弱,为典型的牵引式变形模式。滑坡在快速降低水位并叠加暴雨后处于最危险状态,虽然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安全储备不高,随着变形的持续增加,在汛期和暴雨情况下存在整体失稳的可能,研究结果为同类型滑坡的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0030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6 工况组合中稳定性系数变化
滑坡的稳定性随时间变化曲线见图6。由图6可知:(1)工况组合1中,库水位从175m下降至145m过程,在库水向外渗流的动水压力作用下,三门洞滑坡稳定系数随库水的下降而不断减小,库水下降到145m时滑坡稳定性系数降到最低。尽管水位下降速率越大,稳定性变化曲线越陡,但影响程度很小,其....
图1 三门洞滑坡专业监测平面图
三门洞滑坡地处三峡库区的库首秭归县境内,该区域地层发育齐全,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1]。研究区位于鄂西褶皱山地,地形坡度变化较大,河谷区、低山丘陵区和中高山剥蚀台面地形坡度较缓,滑坡所处区域为侏罗系砂页岩组成的侵蚀构造类型。研究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季候,降雨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
图2 三门洞滑坡工程地质纵剖面图
图1三门洞滑坡专业监测平面图2滑坡复活变形特征
图3 三门洞滑坡累积、月位移与库水位、降雨随时间变化
由滑坡的月位移速率叠加库水位和降雨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图3(b))可看出,滑坡的位移速率显著增加亦同样发生在4~9月,如2007年4~9月,月位移速率高达100mm以上。对滑坡累计位移阶跃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4~9月,其对应的是库水位下降和降雨的发生,可见库水位下降和降雨是诱发滑坡变....
本文编号:4040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040030.html
上一篇:高校转型过程中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