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研究
【摘要】:政务服务中心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探索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创新。政务服务中心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方便群众办事以及预防腐败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政务服务中心的快速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国内外不少专家和学者开展了与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践相互促进,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参考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选择陕西省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例,对新时期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进行探讨。本文以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法、文献归纳法等方法,对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交代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案和框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宗旨、理论基础、面临挑战和困境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交代政务服务中心及其理论基础,阐述了政务服务中心概况、基本功能,并对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等政务服务中心基本理论依据进行了阐释。第三章交代社会发展变革时期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现状、面临问题及原因分析,重点指出和分析了政务服务中心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条块分割管理、授权不到位、监管乏力、电子政务发展滞后等问题。第四章交代陕西省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实践和启示,剖析了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制度建设、运行方式、监督管理、人员结构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取得经验,指出了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所带来的启示。第五章交代社会发展变革时期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对策分析,提出新时期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要明确政务服务中心的主体地位,规范管理职能,提升监管效能,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等举措。希望通过对新时期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研究能对今后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政务服务中心 公共服务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8-10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综述10-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12-14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研究框架13-14
- 第二章 政务服务中心及其理论依据14-19
- 2.1 政务服务中心概述14-17
- 2.1.1 政务服务中心的概念辨析14-15
- 2.1.2 政务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15-16
- 2.1.3 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和共同特点16
- 2.1.4 政务服务中心的分类16-17
- 2.2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理论依据17-19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17-18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18
- 2.2.3 无缝隙政府理论18-19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现状、面临问题及原因分析19-32
- 3.1 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现状19-22
- 3.1.1 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19-21
- 3.1.2 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成效21-22
- 3.2 存在问题22-27
- 3.2.1 政务服务中心定位不清22-23
- 3.2.2 条块分割管理问题突出,授权不到位23-24
- 3.2.3 监管乏力,协调难度大24-26
- 3.2.4 技术创新不足26-27
- 3.3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27-32
- 3.3.1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持27-28
- 3.3.2 管理体制不健全28-29
- 3.3.3 监督不足29-30
- 3.3.4 电子政务发展滞后30-32
- 第四章 陕西省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实践与启示32-37
- 4.1 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基本情况32-34
- 4.2 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34-35
- 4.3 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主要经验35-36
- 4.4 高陵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启示36-37
- 第五章 新时期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对策分析37-43
- 5.1 深化制度创新,明确政务服务中心的主体地位37-38
- 5.1.1 明确政务服务中心的合法地位37
- 5.1.2 准确界定政务服务中心的机构性质37-38
- 5.2 规范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职能38-39
- 5.2.1 充分向政务服务中心授权38
- 5.2.2 合理设定窗口数量和工作人员38-39
- 5.2.3 大力发展跨部门并联审批39
- 5.3 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监管效能39-41
- 5.3.1 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综合协调机制39-40
- 5.3.2 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40
- 5.3.3 建立多重监督机制40-41
- 5.4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41-43
- 5.4.1 切实转变观念41
- 5.4.2 构建网络服务技术体系41-42
- 5.4.3 统一规划网络平台42-43
- 研究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正宗;;远离子女 感受亲情——大连同泰老年休养服务中心入住纪实[J];今日科苑;2003年08期
2 李维员;裴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J];新东方;2006年10期
3 姜晓萍;兰旭凌;;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0期
4 蔡学玉;;乡村新政 服务便民——六安市推进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调研[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年10期
5 白庆华;李庆飞;;市民服务中心的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建议——以上海市松江区市民服务中心为例[J];探索;2007年06期
6 尚勇;;以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基层阳光政务[J];中国监察;2010年17期
7 ;服务多样、管理规范、设施齐全 四川发布首个政务服务中心省级地方标准[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02期
8 李莎莎;;论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制度的构建[J];沈阳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9 吕晓丹;;天镇县:努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J];先锋队;2012年01期
10 施雪华;汤静容;;当前中国行政服务中心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瑞峰;段龙飞;;论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丹;;我院病人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实施效果[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毕瑞峰;段龙飞;;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建设:框架设计与实践——基于G省Z市的个案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瑞杰;;对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暂时论”的理性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万悦;;以怀柔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为例—论行政服务中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宋晓鹰;;一站式服务中心对医院服务工作的探索[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唐璨;赵永伟;;法治视野中的行政服务中心[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万小艳;;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政务中心的“二次”创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梁铭之;;广西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环境分析与工作思路[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韩兆柱;高妍妍;;秦皇岛市服务型政府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军、王丽萍;总结经验 探索规律 确保“三级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N];承德日报;2007年
2 任国先;加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体系是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载体[N];承德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陈永超;阿旗行政服务中心便民利民结硕果[N];赤峰日报;2007年
4 华文;美国服务中心钢材库存降至新低[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飞天;美国服务中心钢材库存达11个月以来最低[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浙交所设立公司上市全程服务中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王宏宾;市政府召开政务公开暨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工作会议[N];定西日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唐晓颖;袁秀和到市政务服务中心检查指导工作[N];德州日报;2007年
9 刘涟邋闵剑 通讯员 何畅;服务中心:走活“服务”这步棋[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10 实习生 廖玲邋记者 涂亚卓 通讯员 朱华侨;汉阳首开社区居民事务服务中心[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瑜;我国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个权力分析的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杰;行政服务中心的困境与出路[D];厦门大学;2009年
3 陈守宙;政务服务中心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贺春兰;龙泉驿区政务服务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婷雍;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晔;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7 邢璋;新时期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单青;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9 武媛;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梁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5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08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