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公共服务与调整公共行政边界
本文关键词:采购公共服务与调整公共行政边界 出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采购公共服务 行政边界 公共性 治理 公私伙伴关系
【摘要】:推动采购公共服务隐含着深刻的制度变革意义。调整公共行政边界为采购公共服务提供了条件,同时采购公共服务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调整公共行政边界。行政改革和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调整是调整行政边界的两个基本内容,也是采购公共服务实现的两个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以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是这两个机制的理论基础。我国目前采购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源于这两个基础的不足,而推动采购公共服务的现实意义是为这两个基础创造条件。
[Abstract]:The significanc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mplies profound adjustment. Promote the procurement of public servic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provides conditions for the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urement of public services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deepen the adjus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government, market, social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asic elements of the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but also a mechanism of public procurement of two service implementation.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governance theory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ory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two mechanism. China's current lack of public services procurement problems from the two base, and promot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ocurement of public services is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two.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公共管理改革60年研究”(10GBL081)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威尔逊-韦伯”官僚制范式确立了公共行政研究的坐标。该范式自被提出以后,遭到来自多种理论视角的质疑,各种替代范式也层出不穷。针对官僚制的质疑,改革实际上遵循着两条路径:一条是围绕官僚制组织的内部改革;另一条是围绕官僚制行政与外部政治(如关于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苏明;贾西津;孙洁;韩俊魁;;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2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年07期
3 褚松燕;李长安;曾金胜;;新型风险共担机制优势凸显——政府救助与民间救助如何对接[J];人民论坛;2008年11期
4 秦光荣;;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J];求是;2013年16期
5 周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树全;;关于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成功条件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侯保疆;市场化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运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樊世福;;论交通产业投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李伯华;曾菊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研究——以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项桂娥;;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治理模式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何植民;李彦娅;;基于灰色关联评价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研究——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9 杨国栋;赵亮;沈荣华;;推进我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思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文晓波;;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丽;;创新文化:理念、环境与制度建构[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李明强;刘少武;;政府转型与收入分配改革[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陈国富;;官僚制的危机与变革——一个法经济学的解释[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胡振华;;服务型政府建构视域下的价值领导[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陈春容;;中国政府购买大学生就业服务岗位的困境与出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守涛;;公共安全管理恶性个案倒逼机制的制度反思[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华涛;;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社会管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5 廖添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历史考察与制度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印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滕跃;基于ISO9000标准的政府科学技术奖励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勇;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曹晗峰;跨学科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NPO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克;我国企业年金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栾晓平;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陈建伟;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肖文光;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董砚宝;我国城市公交民营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敬义嘉;;中国公共服务外部购买的实证分析——一个治理转型的角度[J];管理世界;2007年02期
2 韩俊魁;;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6期
3 王名;乐园;;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的模式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新水;;论行政人格转型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学术论坛;2006年09期
2 张雅勤;;探索重塑公共行政公共性的路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杨志军;陆宁;;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的内涵阐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期
4 尉俊东;赵文红;万迪f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基于受益人特质的非营利组织分类管理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5 杨志军;;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的内涵阐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白雪洁;日本公企业经营形式改革——公共性和效率性并存的体制[J];日本问题研究;1998年04期
7 徐红川;论公安机关的公共性以及与阶级性的关系[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张晓磊;杨术;;政府雇员双重属性的失衡及其控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杨硕;;浅析公共管理的公共性[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10 蔡芸;;论公共性的本质特征[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金云;陈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反思与展望——基于西部某县的实证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刚;王琪;;公共行政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肖东方;;公共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导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俊选;;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立荣;明英文;;“公共性”语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创新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崔旺来;;海洋管理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翼;;和谐之道——城市规划公共传统的回归与复兴[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慧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我国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的完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景鹏;;总序[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10 林铁;;媒介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议程设置[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阳师范大学 王彦;引导非公经济转变治理模式[N];辽宁日报;2007年
2 本报通讯员 吕文春;盘县: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模式[N];中国水利报;2008年
3 崔仙玉;世界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对中国公司的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章轲;错误的治沙方式将越治越糟[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陈黛;财政收入全年望破5万亿 公共性待“做实”[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唐觐英;从女记者的“夹缝”之难说起[N];中国妇女报;2010年
7 王亦白;寻求无需中央“督察”的治理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丁元竹;完善创新治理模式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N];宁波日报;2007年
9 马九器;取消公路收费站是向公共性的归位[N];中国商报;2007年
10 王丽萍;浅谈哲学范畴中人类生活的公共性与自利性[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蕾;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明洁;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马青;县域内义务教育管理公共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雨丹;言论差异与媒体公共性的建构[D];复旦大学;2012年
7 朱国伟;中央政府核心职能的探求[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宏亮;论“公共人”的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蔡恒;执法效率与有效组织[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爽;论进一步强化我国政府权力公共性的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薇;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与防治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袁蓉其;论我国电子政府之公共性[D];四川大学;2005年
4 张青青;论中国公共频道“公共性”的强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程露;博物馆的公共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林强;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D];厦门大学;2008年
7 王媛;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报道看专家群体的公共性[D];西北大学;2011年
8 郭广雷;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武静;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探析[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李红勋;构建我国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9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369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