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设置科学程序 扼制突发事件的谣言传播

发布时间:2018-01-16 05:03

  本文关键词:设置科学程序 扼制突发事件的谣言传播 出处:《新闻与写作》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程序 突发事件 谣言传播


【摘要】:突发事件的谣言传播形态各异、危害甚烈,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扼制和治理突发事件的谣言传播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认为,突发事件的谣言治理需要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同时入手并施,并需要树立"程序"观念,设置科学合理的程序提升辟谣效果。最后本文分析了7W传播模式,并指出因循7W模式,设置科学的程序能够有效地扼制谣言传播。
[Abstract]:Rumor spread of unexpected events is of different forms, very harmful, a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social stability. Therefor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of public management to curb and control the rumor spread. The rumor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needs to start and implement from the micro and macro level simultaneously, and need to set up the concept of "procedure", set up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ocedure to improve the rumour-refuting effect.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7W communication mod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ccording to the 7 W mode, setting up scientific procedure can effectively curb the spread of rumors.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一、谣言治理需宏观和微观相济并行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是一种畸变的信息传播形式,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谣言、微博谣言比传统形态的口传谣言的危害更烈、范围更广、速度更快。2012年4月16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10起网络谣言案例,这些谣言无一不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和重大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振宇;;严格生产程序 杜绝虚假新闻[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4期

2 霍慧;范以锦;;“流言”≠“谣言”——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J];新闻与写作;2010年08期

3 马凌;;风险社会中的谣言风险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醒;;论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优化[J];安徽科技;2007年11期

2 朱尉;;从金融危机下华文出版与报业的不同反映看出版的传播属性[J];编辑之友;2010年01期

3 张国良;刘红;徐晖明;;当代中国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J];今传媒;2006年10期

4 王勇安;朱尉;;简论对图书出版的传播学误读[J];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05期

5 杨清明,赵东伟;论科学传播内容与机制的辩证统一[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 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下)[J];当代传播;2000年01期

7 李本乾;描述受众特征 揭示因果关系──调查研究法简介(下)[J];当代传播;2001年01期

8 陈谦;新闻是新的事实信息——新闻定义的再探讨[J];当代传播;2001年02期

9 胡春阳;;上海市大学生“博客”使用与满足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张鑫;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新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骏德;;试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2 廖圣清;;关于中国传播学发展问题的思考[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3 韩纲;;差异与融合:从中美高校专业划分与课程设置看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学三者之关系——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Annenberg传播学院为例[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4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杨席珍;;新亚洲主义:亚洲传播学的研究进路[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庹继光;;从施拉姆的论断看传播学新使命——兼论“传播学的本质:研究人的信息化”[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喻国明;谢征;;传媒产业:建设“软实力”的基础与关键[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8 包国强;刘方;;基于危机传播的跨国企业公关策略研究——兼论新闻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反应能力、地位和作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宁兵;;试论媒介“社会资本经济”——一种解读媒介产业本质的经济社会学考量[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天娇;企业使用媒体创造顾客价值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鸿雁;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郑亚楠;地市级媒体转企改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红军;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倩;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熊茵;突发事件信息变异与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廖圣清;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晓媚;中美媒体对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角色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孙晓农;美国三大电视网“三聚氰胺事件”拟态环境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石岩;SNS对人际传播的不良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戴蓉;公共危机下媒体舆论引导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叶倩;框架理论下的中国国庆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潘潇霞;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慧;微博客现象的传播学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丽;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兰飞;网络暴力信息第三人效果的验证及其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钢;;捍卫新闻真实[J];国际新闻界;2006年01期

2 吴晓明;;网络虚假新闻的生成形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仲相;DBASEⅢ窗口菜单源程序自动生成[J];广西气象;1992年04期

2 陆迟;TC结合汇编程序设计技术[J];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王变琴;控制语言的独特功能及其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1期

4 王念春;熔断器弧前特性的通用可视计算程序[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3期

5 应合理;设备管理问题的排队论程序设计[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陈万芳;;求圆周率有奖征答揭晓[J];电脑爱好者;1994年01期

7 王振宇;Ada程序的会合次序图[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1996年04期

8 李向伟;鼠标仿真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1996年02期

9 夏付东;风机特性曲线参数化处理的程序编制及要点[J];车辆与动力技术;1997年01期

10 廖珍;UCDOS和WPS的自定义词组及其转换[J];电脑与信息技术;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雅平;;领导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会军;;论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3 伏军贤;李景梦;刘雅东;刘丹平;;综合医院应对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4 战俊红;;论突发事件中公共信息管理的效用及实现方法——以美国突发事件中的公共信息管理为例[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毛群安:应该重新认识我们所面对的媒体[A];2007中国医院院长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7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8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铭禄;陈安;;“城市公众恐慌”的度量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田田;赵淑红;;多阶段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心理变化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晓华邋实习生 丁丹璐;提高防范意识 强化处置能力[N];绍兴日报;2008年

2 ;突发事件应对媒体不应“缺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王凯山;国家和大众共同努力[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4 紫燕;我州金融部门设置“防火墙”[N];伊犁日报(汉);2007年

5 马志强;我市召开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N];新乡日报;2007年

6 左 同;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N];证券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唐冬梅;“内容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保障[N];中国改革报;2003年

8 唐云峰 林明;传媒切莫“猎奇”[N];广安日报;2006年

9 韩雪;别让这种规定成为媒体的“紧箍咒”[N];检察日报;2006年

10 楼晓明;《突发事件》:两个基层干部新形象[N];中国电影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慧敏;基于免疫理论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动免疫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廖洁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刘j;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关键在线信息挖掘与预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高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多核应急协同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汪志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关键统计技术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盛方正;供应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卉珏;科技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朱拥政;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陈远章;转型期中国突发事件社会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彭海青;刑事裁判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璐伊;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兰;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乌兰;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尹兆君;我国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马丽敏;突发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危机公关[D];郑州大学;2005年

7 宋菲;我国外贸应急准备机制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任壮;建立健全我国国内突发事件新闻传播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9 徐伟宏;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事件管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李镐秀;紧急状态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1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431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a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