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基于经济信用的公共信用及其张力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8 07:19

  本文关键词:基于经济信用的公共信用及其张力模型研究 出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信任 经济信用 公共信用 信用危机 战略管理 议题张力 模型


【摘要】:网络时代频繁发生的热点事件表明我国社会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社会信任危机;由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公共信用和个人信用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也同样面临信用危机。"信任"和"信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公众讨论的话题。本文没有从词源学的传统视角来辨析两者的区别,而是直接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信任和信用的关联性,并以西方信任和信用制度为切入点,把经济信用拓展到公共信用,把"经济人"假设延伸到其他"人"的假设,重点论述了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信用问题,为公共信用危机的治理提供了一种基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战略议题及其张力模型,旨在为当下信用危机的应对策略提供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Abstract]:The frequent hot events in the network era indicate that our society is facing a profound crisis of social trust. By enterprise credit, bank credit.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composed of public credit and personal credit also faces credit crisis. "Trust" and "Credit" Once again, the issue has become a topic of public discussion. This paper does not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of etymology. Instead,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and credit direc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and extends economic credit to public credit by taking the western trust and credit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 By extending the hypothesis of "economic man" to other "peop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ublic cred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tical tool based on the public sector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public credit crisis: strategic issues and its tension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of the current credit crisis.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
【基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分类号】:F203
【正文快照】: 一、经济学层面的信任和信用问题研究1.经济信任。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信任问题逐渐成为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多伊奇(Deutsch)认为:信任是指一个人预期这件事会发生,并且根据这一预期做出相应行动,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事并未如预期般地出现,此一行动所可能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本江;;经济学中信任、信用与信誉的概念界定与区分初探——兼论信任问题与信用问题的一致性[J];生产力研究;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庆纪;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宗教观的价值取向[J];蒲松龄研究;2001年02期

2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许在荣,张传文;我国转型期企业诚信问题产生原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费瑞波,阮文彪;信用治理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张新光;;目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认识误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雷胜学;;论格非小说中神秘氛围的文化来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卞永军;;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命题”——传统文化与我国现代化的相关性[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包万超;;儒教与新教:百年宪政建设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10 郭绍敏;;清末宪政改革中的地方自治——以《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特质[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小勇;;道德化的行政及其现代影响[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宋光兴;李涛;;信用缺失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向平;;私人信仰与中国宪政建设——从中国宗教—信仰间的供需关系谈起[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林乐昌;;王阳明的讲学生涯和社会教化使命[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章平;张晨t$;;商业银行贷款偏好、融资企业规模和还贷履约行为关系研究[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贺东伟;谢金鹏;;地理环境禀赋、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从“李约瑟之谜”和“韦伯命题”的解读看中国经济的历史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吕云涛;;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沿革与未来走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7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张淑东;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意识前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迎迎;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寇明章;甘肃省包装技术协会职能转变探析[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李菲漓;基于组织使命的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苑小磊;完善株洲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陈要武;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10 周元楼;安徽省建筑市场监管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解民;信用:作为交易行为规范的概念分析[J];前沿;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小英;;诚信的缺失及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良影响[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梁哨辉;;核心能力的元素层次模型及甄别体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陈蓉琳;;基于C2C平台下的信任影响因子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07期

4 廖建军;;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宋华;王岚;;企业间学习与信任互补作用于创新绩效吗?——基于企业间合作行为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4期

6 黄卫伟;黄志伟;;基于价值权力的战略管理方法和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7 林琳;李野;杨悦;;药品不良事件中风险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药房;2010年33期

8 张凤喜;重建和强化经济信用[J];金融信息参考;1999年Z3期

9 江安煜,田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的缺失与建立[J];西南金融;2004年04期

10 王瑞英,长青;马铃薯产量经济计量模型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应洛;;大型工程的战略管理[A];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研究所建所25周年[C];2005年

2 吴清一;张伟;李苏剑;;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中的库存策略[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湖北恩施州财政局总会计师素质能力研究课题组;刘国文;;我国总会计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4 王道劬;李芸;;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博弈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付兴方;李宗植;;可修复性航材修理间隔期的确定策略[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孙德福;李明玉;;基于ESDA-GIS的延吉市人口空间分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黄国石;;有关我国国民总需求模型及其控制的探讨[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杨国兴;刘振武;刘延跃;杨德宏;;轧钢系统生产计划辅助决策模型[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范鹏飞;马泉生;;邮区中心局转运系统优化的理论分析及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孔静;纪建悦;;我国上市公司现实股利决策模型探讨[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仑;房地产开发中的战略管理[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赵曦;九成团购网陷“信用危机” 认证规则将出台[N];消费日报;2010年

3 晓丁;科法斯将中俄列入负面观察名单[N];中国贸易报;2009年

4 记者 刘鹏;江西亿元打造“模型鄱阳湖”[N];人民长江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苏文龙 陈月飞 王晓映;天价航母模型卖的究竟是啥[N];新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周恩波 朱新明;宁波房产中介面临信用危机[N];中华建筑报;2005年

7 海通股指期货联合研究中心 李子婧;基于BIRR模型的宏观因子套利策略[N];期货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巍;木模型怎能练成数控车工[N];河北日报;2010年

9 记者 仝春建;中再产险推出超赔再保险定价模型[N];中国保险报;2009年

10 黄久平;滁州针对基本药物新建快检模型[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模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松青;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王建伟;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经营投资决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刘承水;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序位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牟新云;基于需要理论的进城农民工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孟利清;基于Multi-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吕波;基于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商业地产选址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洪兆平;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D];河海大学;2006年

10 陈大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勇忠;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张润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于丽艳;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邵际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刘晓娟;齐齐哈尔市城市营销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白树伟;青岛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7 陈之茵;CRM的投资回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张保生;高新技术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系统模型及预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何川;中国物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万建国;论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战略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0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440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5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