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创新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创新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出处:《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整体性治理理论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该理论在主体认同感、协同整合性、信息化运用、公共服务终极目标等方面与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存在契合性。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存在制度自身缺乏整体性、主体间整体性协调不足、参与渠道不够畅通、整体性参与不足等问题。解决对策有:围绕"两委"以及"乡村"关系开展协调机制构建;围绕参与自治的信息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主体参与激励构建整体性参与机制;围绕传统道德习俗、村规民约、"微自治"构建农村社区居民自治运行机制。
[Abstract]:The theory of holistic governance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identity of the subject,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 ultimate goal of public servi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ural community residents autonomy is consisten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olistic governance, there is a lack of integrity of the system of rural community residents autonomy, and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s is insufficient. The participation channel is not unimpeded, the whole participation is insufficient and so on.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 build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round the "two committees" and "the village" relations; Around the information of participation autonomy,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in body diversification, the main body participation incentive to build a holist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round the traditional moral custom, the villag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 "micro-autonomy" constructs the rural community resident autonomy movement mechanism.
【作者单位】: 铜陵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27:《创新安徽省乡镇政府社会治理机制研究》)
【分类号】:D422.6
【正文快照】: 针对近年来我国村民自治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安徽省在村民自治运行中曾经创造过“组合竞选制”等成功经验,但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广大农村原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途;谭树林;;戴维·赫尔德的全球社会民主理论: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2期
2 胡佳;;整体性治理:地方公共服务改革的新趋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徐勇;赵德健;;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褚斌;;安徽外出流动人口分析[J];中国统计;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丹;企业识别系统的建立与更新[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苗东升;申论作为四论之一的信息科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王立福,张中贵;住宅发展策略分析模型及计算机实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4 张锡纯;关于标准化系统工程及其研究对象的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5 江丕权;李越;;教学发生学原理的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钱学敏;;钱学森关于复杂系统与大成智慧的探索——谨以此文祝贺钱老95寿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刘大庆;;运动训练活动中的整体与细节问题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邹家明,刘彦;关于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9 张治国;牛欣;杨学智;司银楚;;中医脉象的混沌内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11期
10 徐德蜀;;关于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建设的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春鼎;;论钱学森的创新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杨春鼎;;钱学森与《形象思维学》的创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杨春鼎;;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形象思维——钱学森对创建形象思维学的开拓性贡献[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纪念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研究三十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5 高复先;;系统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康胜;;从社会系统工程特性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浙江省的创新实践为例[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存金;;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复杂系统管理方法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华中;;关于特大型工业企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深度探索[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孝鹏;李檬;胡传豪;;淮河文化视域下的管子运筹思想研究[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10 戴汝为;;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的重大贡献[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有德;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2 杨启成;卷烟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高丽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廖映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正交设计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董明发;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保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高洋;面向对象软件的结构特性及演化模型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詹s,
本文编号:1441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44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