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公共经济发展问题与基层管理人才激励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19 00:04

  本文关键词: 公共经济发展问题 基层公共管理人才 激励机制 出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公共经济近年来在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由于公共经济对国家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增加和谐,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因而加强基层公共管理,有效促进公共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则是调动基层公共管理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China's public economy. Because of the public economy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the country, stabilize the society, increase harmony.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grass-roots public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centive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grass-roots public administrator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630.3
【正文快照】: 党和国家一直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这就对我国发展公共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在推动公共经济发展中,担负着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保证社会公平等责任。所以,政府在发展公共经济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浩;肖湘雄;;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许吉;;浅论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S1期

3 朱建中;;我国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04期

4 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理明;[N];经济参考报;2002年

2 本版撰稿 葛素表 何丰伦 刘云伶;[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建斌;;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现状述评[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6期

2 梁萍;;面向公共部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乔俊峰;;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许一君;;基层公共经济管理人才的定义、特征及作用[J];学习月刊;2012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玮;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资源开发体系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新发;;组织激励体系的建立与关键人才留用——中小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人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城乡建设;2009年07期

2 马云阔;;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宁倩;;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人才资源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4 林正茂;王莉;;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人才开发;2007年11期

5 王慧;;浅谈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J];江苏商论;2006年01期

6 孙健全;韩伯棠;孙树垒;;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环境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年05期

7 彭未名,余芳;论公共管理教育的中国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8 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10期

9 韩福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全国首届公共管理院长论坛”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12期

10 葛秋萍;李淑芳;;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阎礼;;59岁,其实不想“混”[J];时代潮;2001年09期

2 董玲;陈闽红;;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周红云;;公务员激励:困境与对策——以综合激励模型为框架[J];兰州学刊;2007年04期

4 郑凤娇;;激励视角下乡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张佳;;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基于新公共管理思想的角度[J];时代金融;2007年07期

6 孔春梅;陈玉明;;基于职业发展视角下的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8期

7 刘静;黄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7年S2期

8 雷永秋;;关于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1期

9 郑露涵;;需要层次理论下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J];华商;2008年14期

10 马丽娟;;事业单位薪酬激励管理浅议[J];中国科技财富;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冰;;关于健全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旺;王小园;;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应进一步完善的几点思考[A];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征文专辑[C];2003年

3 谢昕;徐颢h;;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初探[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毕瑞峰;段龙飞;;论作为公共管理职业活动基础的服务价值[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毕瑞峰;段龙飞;;试析公共管理者的伦理自觉——从治理模式创新的角度[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斌;;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7 欧阳冬子;;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现状分析[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林晓妹;;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的问题及完善思路[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郅强;文宏;;东北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滞后性分析——基于政府组织行为的比较视角[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10 杜祖森;;关于创设廉政公积金制度的思考[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玉根;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初步形成[N];中国人事报;2000年

2 ;医疗保险激励机制[N];中国保险报;2000年

3 许继昌;石屏建立农村和社区干部激励机制[N];红河日报;2008年

4 ;医疗保险激励机制[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记者昝雅文;加强绩效考核 建立激励机制[N];抚顺日报;2011年

6 赵耀辉 徐建国;养老保险缺乏激励机制[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7 杨丽萍;建立激励机制 兼顾公平合理[N];中国水利报;2002年

8 徐光华 王重道;落实激励机制政策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张福军 (辽宁);代表活动应当建立激励机制[N];人民代表报;2003年

10 秦伯英 秦洪湖;打造激励机制[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红岩;我国公务员综合价值均衡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马青艳;激励机制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效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黄芳;论政府决策行为中的道德责任[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沫;公共伦理视角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解析及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建;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郑华卿;中国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功能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臧红雨;非营利组织整体性治理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征;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陈波;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的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罗青;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现状、机理与治理[D];四川大学;2007年

4 孙越;中国非营利组织职员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张大鹏;公务员负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于海明;我国公务员精神激励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厉旭光;我国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杨光华;浅析如何发挥我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李影;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有效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东宇;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1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441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