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发展趋势下的城市规划管理学科特征
本文选题:城市规划管理 切入点:学科融合 出处:《规划师》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市规划管理学科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两个学科融合的结果。研究具体探讨了城市规划管理学科的内涵,主要包括学科定位、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三部分,一方面立足公共管理领域,围绕城市发展战略管理、城市与区域治理等方面,另一方面立足城市规划领域,围绕城市规划组织编制与实施过程等方面,培养兼具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对丰富城乡规划学科理论体系、优化城乡规划行业人才、探索管理导向型培养模式创新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subject of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s a second-level subject under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fusion of two disciplines, urban planning and public management. The study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ubject. On the one hand, it bases itself on 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focuses o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and regional governan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bases itself o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 and optimize the talents of urban planning industry, we should train the compound talents with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zing and implementing urban plann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oriented training mode.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227)
【分类号】:TU9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民;雷诚;;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J];城市规划;2007年06期
2 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3 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政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6期
4 陈秉钊,王士兰,肖大威;美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考察与感想[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6期
5 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6期
6 胡亮;田冬;殷洁;;国际化城市的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研究[J];规划师;2011年02期
7 王芳;易峥;;城乡统筹理念下的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探索[J];规划师;2012年03期
8 石楠;翟国方;宋聚生;陈振光;罗小龙;;城乡规划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形势[J];规划师;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青;;区域经济背景下的空间规划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6期
2 王金岩;吴殿廷;;城市空间重构:从“乌托邦”到“辩证乌托邦”——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的中国化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3 赵春容;赵万民;谭少华;;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利益分配矛盾解析——以旧城改造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4 郑国;;评“向权力讲述真理”——兼论中国城市规划行业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5 李云;高艺;;空间资源紧缺下的城市密度演变与政策价值取向——以深圳市为例(2000年至2006年)[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6 韦梦濵;;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内容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7 张磊;王晨;;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议题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8 李进;;工科背景下《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改革探索——以中南林城市规划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2期
9 赵民;雷诚;;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J];城市规划;2007年06期
10 李王鸣;应云仙;;生态伦理——城市规划视角纳新[J];城市规划;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刚;;走向元人居与元城市化,推进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献给我国城市规划新世纪开端的第一个十年(三)[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永明;魏鹏;;论新背景下城市规划学科核心领域的构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袁媛;邓宇;于立;;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卡迪夫大学等四所大学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芙蓉;;城乡规划一级学科下本科课程体系重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锦章;;从规划干预视角看城乡规划学科建设[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彭敏学;;追寻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价值的复归——对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若干解读[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沈磊;赵国裕;;塑造城市规划行业的品牌——比较美国、香港、深圳的启示[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王登嵘;李樱;梁婉琳;陈仪;;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与土地、财税等相关政策间影响[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伟;;和谐城市与中国城市规划的功能取向——基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梳理与启示[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文彬;;透视利益相关主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许剑峰;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沈瑾;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1年
4 严薇;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同济大学;2006年
6 黄立;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朱东风;1990年代以来苏州城市空间发展[D];东南大学;2006年
8 魏枢;《大上海计划》启示录[D];同济大学;2007年
9 高中岗;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创新[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文辉;转型期城市区域重大火灾风险认知、评估和防范的宏观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平;浙江省县级城市总体规划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涛;地方政府实践驱动下门户城市的空间发展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肖潇;基于景观美学的城市森林景观营建[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江志勇;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系统运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1年
5 郝晋伟;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李孟;我国城市规划的性质及其实施中的公民权利保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鹏;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D];中南大学;2011年
8 张兆琴;基于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体系构建原理下的社区规划政策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田涛;西北地区川道城市空间发展时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卢_g;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萍;加强城市规划法规的程序性——对我国规划法规修订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0年03期
2 仇保兴;城市经营、管治和城市规划的变革[J];城市规划;2004年02期
3 朱介鸣,赵民;试论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4 张庭伟;转型期间中国规划师的三重身份及职业道德问题[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5 张庭伟;新自由主义·城市经营·城市管治·城市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6 梁鹤年;西方规划思路与体制对修改中国规划法的参考[J];城市规划;2004年07期
7 陈锋;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8 汪光焘;认真研究改进城乡规划工作[J];城市规划;2004年11期
9 石楠;试论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兼析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10 邹德慈,石楠,张兵,马向明,彭高峰;什么是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辉;;安徽城市规划学会工作介绍[J];城市规划通讯;1995年01期
2 ;简讯[J];城市规划通讯;1996年01期
3 鲁建规;;突出两个重点 做好八项工作 采取三项措施齐鲁大地铸就1997年规划工作框架[J];城市规划通讯;1996年23期
4 陆宗华;;淄博市展开1997年度城市规划管理“双违工程”大检查[J];城市规划通讯;1997年03期
5 鄂规;;湖北省举办首期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班[J];城市规划通讯;1999年23期
6 姜良安;王甫亚;程建民;;临沂市规划管理工作程序逐步完善[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1期
7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强城市规划管理[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11期
8 ;《上海城市规划》第66~71期总目次[J];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06期
9 ;征稿启事[J];上海城市规划;2007年06期
10 ;征稿启事[J];上海城市规划;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京兰;;我国规划法规与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晓军;潘芳;王伊倜;;特大城市地区规划管理的垂直与分级特征解析——国外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及启示[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邹时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学术文集[C];2000年
4 李宗华;;城市规划管理电子报批及应用[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5 刘欣葵;白晨曦;郑博;;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直面公众问题初探[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欧阳南江;朱永盛;陈中平;;转型时期东莞城市规划管理的理性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项柏林;;谈谈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光晓丽;;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城市规划管理[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何一明;覃茂运;;论城市规划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温春阳;周永章;;紧凑城市理念及其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凡;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城市规划[N];遵义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刘洪注 唐文德;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步入信息化轨道[N];菏泽日报;2009年
3 王历瑞;城市规划要实行“四化”[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袁超群;市规划委举行全会聘任新一届委员[N];西安日报;2008年
5 黄亚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通过验收[N];安阳日报;2007年
6 彦玲;齐齐哈尔市政府代表团来常考察[N];常州日报;2009年
7 魏平胜(作者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浅谈兴义市城市规划的实施[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8 马文;科学规划 建设秀美张掖[N];今日信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明;将气象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N];中山日报;2008年
10 林金芳、刘明;“数字”新南昌[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建军;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黄毅;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肖铭;基于权力视野的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高中岗;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创新[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璐;关于我国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牛玮妮;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3 许伟;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健;非建设用地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谢诚;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管理职能的转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李f,
本文编号:1623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62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