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全球发展趋势及政策启示
本文选题: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切入点:公共管理 出处:《理论学刊》2013年05期
【摘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很流行,尤其是21世纪以来,全球PPP项目的总规模不断跃升,应用范围已遍布公共管理的诸多领域。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成立国家级的PPP专业管理和推广机构,以促进各层级的政府部门更多更好地应用PPP,提升本国经济与社会基础设施的水平,这既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经济复苏疲软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代表了PPP在全球的发展已进入具有系统化组织保障的新阶段。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我国急需加强PPP的技术推广与实践应用。
[Abstract]: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s very popular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total scale of global PPP projects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has been all over many field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n recent years,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set up national PPP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nd extension agencies to promote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to better use the PPP,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infrastructure.Thi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aken by developed countries to cope with the weakness of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but also a new stage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PPP in the world has entered a systematic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Facing the huge demand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ur country urgently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PP.
【作者单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F2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保兴;;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J];城乡建设;2007年09期
2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3 陈资贵,桂雪英;加快桂林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3年06期
4 曾礼;冉小鸿;;推进重庆城镇化的对策[J];重庆行政;2004年05期
5 曾雪玫;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辨及西部城市化道路选择[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6 穆向丽;;浅析推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7 赵刚;;对兵团团场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8 唐锋;石雄;;铜仁地区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9 ;2009重庆城镇化再提速[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07期
10 ;陈锡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J];理论导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庆云;;公共管理的社会化[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2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赵景海;;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视角下的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杨锐;;试论生态城市发展的管理模式[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邓泽洪;;高屋建瓴、与时俱进、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健步推进[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苗欣;;湖北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问题研究[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8 汪科;;对辽宁中南部高城市化地区的思辩——也谈对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启示[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9 范增录;;加快推进陕西城镇化的思路和对策[A];首届陕西改革与发展论坛暨2003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10 ;确立城镇化支点 推进城乡一体[A];中部崛起·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艾秀廷 刘剑英 赵晓清;邯郸引来众多城建投资大腕[N];河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剑雯;打开繁荣之门的金钥匙[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周怀龙;城乡风景美如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雷建国 简祖雄 许雨松;抢占快速发展的新“平台”[N];贵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夏晓;主攻项目决战两区 让赣中明珠更璀璨[N];江西日报;2010年
6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张雪;城市,让生活更美好[N];江西日报;2010年
7 首席记者 栗明;按“两化”要求推进县城改造[N];鞍山日报;2010年
8 钟利贵;在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暨中心城区决战200亿城建项目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登)[N];九江日报;2010年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马晓河;城市化,世界曾经怎样走过[N];太原日报;2010年
10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刘新卫;理性用地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5 符安平;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符安平;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8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梁涛;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及其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达;经济欠发达县城镇化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5年
2 任爱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3 方文彬;南溪县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永春;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朱文静;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张自尧;甘肃河西地区小城镇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杨颖;黑龙江垦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胡慧洪;浙江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的成长机制及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2年
10 俞万源;广东梅州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29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72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