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公共行政理论比较研究方法论思考
本文选题:公共行政理论 + 比较研究 ; 参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进行中外公共行政理论比较研究,需要重视方法论的选择。其一,从比较的出发点看,需要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上进行比较研究,以探索公共行政活动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其二,从比较的侧重点看,需要从行政价值、行政系统和行政生态三个方面去进行比较研究,以有利于弄清深化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改革路径和协调机制及顶层设计;其三,从比较的落脚点看,需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出发,借鉴"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及"公共治理"等国外行政理论的合理因素,抛弃其糟粕,以推进既有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公共行政理论的构建,促进公共行政改革实践的深化。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hoice of methodology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ies.Fir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ative point of departure, we need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neral and special law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ctivities; seco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ison, we need to look at the administrative value.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deepening Chin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form, the reform path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the top-level design, three aspects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administrative ecology are compared.From the dialectical negative view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we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asonable factors of foreign administrative theories, such as "new public management", "new public service" and "public governance", and discard its dros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with bo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t can promote the deepening of the practi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form.
【作者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院刊室;
【分类号】:D6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平;;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刍议[J];才智;2012年11期
2 蔡纯东;;试论我国行政监督的缺失与完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吴红;;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2008年07期
4 郭子平;;社会群体性事件视角下的社会公平与政府职能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5 沈思瀚;;责任政府解析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胡静;;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冲突及其化解[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7 何学文;;和谐社会构建中地方公共权力配置及第三部门的职责分担[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8 何学文;;对我国商会组织市场化发展的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李哲;李理;;政府农村公共项目投资决策失范的诱因研究[J];经济问题;2009年03期
10 蔡庆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光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朱国伟;中央政府核心职能的探求—一种公共理性观[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4 刘欣;由教育政策走向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苗向军;我国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董秀;深圳非政府组织(NGO)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备;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公众期望契合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石寿松;基于心理契约的军队大学生士兵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朱国伟;中央政府核心职能的探求[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公共行政精神重塑[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代南;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腾;分省定额录取政策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丹;对中国公务员行政价值观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李丽申;论地方政府环境责任[D];复旦大学;2009年
6 郭建明;教育政策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杨晓宇;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8 颜添增;我国政府生态职能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张梅;行政决策的法律责任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阳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湖南省林业工作站管理模式重构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水金;;公共行政研究方法探讨[J];理论探索;2009年02期
2 唐钱华;;彝族苏尼与北方萨满的比较研究及方法论启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雷志宇;;论定性研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规范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周敬伟;;进一步发展中国公共行政学科:四个关键[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2期
5 李江;郑刚;;从西方国家行政理论的变迁看现代化政府的价值取向[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冯英;;论公共行政之公共性及其何以可能[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5期
7 尤津;姚西龙;;浅析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8 姚迈新;;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当代中国公共行政[J];探求;2008年05期
9 刘玉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成就、批判与反思[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董礼胜;李玉耘;;工具——价值理性分野下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变迁[J];政治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芮国强;;行政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及其方法论意蕴[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董建新;白锐;梁茂春;;中国行政学方法论分析:2000—2004年的抽样调查[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3 袁方成;;量化抑或质化:方法论视角下当代政策科学的发展取向[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冬艳;;寻找公共行政的价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曾宇航;;地方政府视角的中美电子政务建设比较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董瑞华;;公共选择学派方法论浅探[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7 刘学著;王宝成;;公共行政理论范式研究演变研究综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谢昕;张亮;;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借鉴作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世香;;论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宪政主义公共利益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周燕;;公共管理研究:传统与前沿——一个学科框架的描述[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赫澄;电子政务需要方法论[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秦伯初 殷爱成;抓落实的方法论[N];浙江日报;2004年
3 王明真(作者系驻教育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分析判断形势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4 杨宏山;新的公共行政范式[N];重庆日报;2004年
5 记者 塔娜;为促进区域和平发展提供理论支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张利平;聘任制:能否承受公务员制度改革之重[N];中国社会报;2008年
7 张怡恬;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社会保障[N];人民日报;2005年
8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权力的行使与公务员精神的弘扬[N];中国人事报;2006年
9 广西社会心理学会会长 吴中任;《民族的向往与追求——广西各民族经济心理比较研究》一书出版[N];广西日报;2007年
10 ;“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志明;行政责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传军;管理主义政府模式的终结[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3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杨冬艳;西方公共行政正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乔湘流;中国农村基层行政合作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娜琳;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辛静;新公共服务理论评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努尔古丽·阿不都苏力;维吾尔族城乡女性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武磊;县区级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伟;十七世纪中叶之前汉民族和犹太民族宗教信仰品格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龙;试析中西公务员制度比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季鑫楠;我国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决策机制的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孙莎莎;我国MPA学位论文选题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许志江;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人格观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龙璞;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梅艳君;社会救助地方立法比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7 叶小利;美国洛杉矶与纽约华人政治参与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薛炜;日本的行政区域划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山西大学;2008年
9 赵巍巍;北京上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石英;中国和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42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74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