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商业化模式探析
本文选题:农民工工伤保险 + 商业保险 ; 参考:《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工伤保险制度包括商业化制度模式和公共管理制度模式。通过对比发现,商业化制度模式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可为雇员和雇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提高保险基金报酬率的需要、调动参保积极性的需要和节约制度成本的需要等方面分析,我国目前具备实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商业化模式的可行性,上海市和成都市已进行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商业化模式的实践尝试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实践也表明,该模式中,商业保险公司的选择方式、费率的确定方法等仍不完善,故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商业化运作模式还需要从制度保障上下工夫,这包括建立准入制度、健全监控制度和引入招投标方式等。在工伤保险商业化运行模式的运行中,我国可采用工伤保险与雇主责任险并行模式,以提高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Abstract]:The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system includes the commercial system and the public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mercial system model can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employees and employers in a fully competitive market environment. From the needs of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improving the return rate of insurance funds, 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ng in insurance and saving the cost of the system, it is feasible to implement the commercialization model of migrant workers'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commercial model of migrant workers'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in Shanghai and Chengdu has also achieved great success. But the practice also shows that, in this model, the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y's choice way, the r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o on are still not perfect, therefore,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mode of migrant workers'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still needs to make efforts from the system safeguard, which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ccess system. Improve the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bidding methods and so 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system and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we can adopt the concurrent mode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and employer liability insurance in the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commercialized operation mode.
【作者单位】: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
【基金】: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056)
【分类号】:F842.616;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应永胜;;中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演进及运行效果评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吕学静;王增民;;对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评估[J];劳动保障世界;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松;;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袁政;;公共选择理论研究评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幸宇,毛正刚;略析公共选择理论与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4 章洪敏;政府预算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浙江省机关行政经费制度的探讨[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黄新华;李凯;;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比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6 何丹;城市规划中公众利益的政治经济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2期
7 廖荣碧;;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现实借鉴意义[J];当代经济;2009年02期
8 董保华;;劳动法的国家观——劳动合同立法争鸣的深层思考[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9 董保华;论经济法的国家观——从社会法的视角探索经济法的理论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刘丽;;论西方福利法治国的成因[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国恩;;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鄢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中龙;政府购买服务的动作与效率评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齐云;分级财政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刘学敏;中国价格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黄鹏;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6 于静波;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张宏志;经济转轨及转轨成本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周克清;政府间税收竞争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张振川;财政风险问题理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李春安;我国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弦;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行为及职能定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成其书;廉租住房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琨;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丹;学校管理中选择性激励机制之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彦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政府供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蔡文;环境公平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何清;我国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刘少磊;兵团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关系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曾佳;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10 郝巧梅;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树菡;朱丽敏;;新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六十年的发展变迁[J];河北学刊;2009年06期
2 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顾永红;;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J];中国劳动;2005年05期
5 郑功成;;对农民工问题的基本判断[J];中国劳动;2006年08期
6 应永胜;;农民工工伤保险:典型发达国家制度比较及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孔倩倩;;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中政府责任探究[J];知识经济;2014年02期
2 ;郑州市开展农民工工伤保险支付专项行动[J];工会信息;2014年04期
3 李朝晖;;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双重约束下的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12期
4 魏秀华;吴白蓉;;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以泉州市区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李朝晖;;论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运行模式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12期
6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游雯星 刘玉荣;农民工工伤后续康复成难题[N];闽西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艳华;市政协召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会[N];长治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金修;建筑业农民工工伤权益保护机制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2 吕英飒;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张玉杰;山西省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胡杏;公平正义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吉贵兵;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社会保险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78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07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