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上海“三农”的地位和农业人口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18-07-07 19:09

  本文选题:城乡一体化 + 农业人口 ; 参考:《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新农村建设,除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村公共管理与服务之外,农业人口自身的发展问题同样值得重视。明确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上海"三农"地位的再认识,展望了农业人口发展方向与具体发展目标:郊区农业人口的终极目标、农业劳动力数量、来源、职业化、结构。针对上海市农村实际,在重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对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实现生产者素质的稳步提高,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
[Abstract]:In addition to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improving rural public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tself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Shanghai.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in Shangha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specific development goal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he ultimate goal of rural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he quantity, sourc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view of the rural reality in Shanghai, whil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we must further exer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nge the leading ability of developing mode, and realize the steady improvement of producer's quality. Cultivate a new type of farmers who are educated, skilled and able to manage.
【作者单位】: 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2011年上海市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咨询项目“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业人口的发展与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胡琪
【分类号】:F3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夏莉艳;;后农村劳动力转移时期的农业政策取向——基于日、韩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3期

2 王东荣;方志权;章黎东;;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J];科学发展;2011年04期

3 俞菊生;吴轶韵;;上海建设“两型都市农业”的障碍及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4 周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估算方法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8期

5 陈国权;;未来上海农业发展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世炜;;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思考[J];北方经贸;2011年08期

2 陈彩霞;蔡人群;陈升忠;;广州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3 涂圣伟;何安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及变动趋势预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4 周健;;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与转移研究[J];兰州学刊;2012年02期

5 刘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的适宜度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3期

6 刘建琼;;培育新型农民群体的途径与政策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徐向峰;;中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J];农学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延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安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于龙凤;山东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服务潜在劳动力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姚涛;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尹少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4 陆尚炳;广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及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向彦任;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梁海兵;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区域结构性调整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进华;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池敏青;;福建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7年03期

4 伍业兵;;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06期

5 赵华;郑江淮;;从规模效率到环境友好——韩国农业政策调整的轨迹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7期

6 周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韩日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J];兰州学刊;2006年07期

7 匡远配;曾锐;;长株潭建设“两型农业”的障碍因素分析[J];兰州学刊;2009年11期

8 邓楚雄;曹其炜;张海燕;周洪梅;吴永兴;;劳动力转移下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113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济;2008年08期

9 李应春;翁鸣;;日本农业政策调整及其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8期

10 卢荣善;;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楚雄;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义;;“苏州模式”对延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2 李秀忠;;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探讨——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涂全中;;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思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年12期

4 窦祥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推动力: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J];社会科学家;2008年06期

5 陈耀邦;实现“九五”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J];调研世界;1996年02期

6 ;关于举办“2008’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的预备通知[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年05期

7 ;实现发展目标须解决的八个重大问题[J];安徽农业;1996年03期

8 王琢;论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年02期

9 王莫寒;;工业反哺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9年08期

10 董树亭;现代农业发展趋势[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可茂;陈丹维;;退耕还林视角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考——以“革命红都”志丹县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2 吴义城;;服务武汉城市群建设发展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满良;;天水市山坡地农业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李雪鹏;;商洛市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浅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张金忠;;浅议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黄振侠;朱军平;;农村沼气服务建设实践与探讨[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7 李广;陈政国;;开展农业地质调查 提倡科学种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黄振侠;朱军平;;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9 王艳翔;;凤县水土保持和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孙晓芳;;论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颜文彬 黄元发;多元融资接通邵阳“水管子”[N];人民长江报;2008年

2 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徐恒柱 朱建;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陈国荣;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及对策[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韩克铭;在历史赋予的机遇面前扬起风帆[N];辽宁日报;2006年

5 丁文禄;农村和 三晋和[N];山西日报;2006年

6 木鸣;国家发改委召开秸秆综合利用座谈会[N];中国建材报;2008年

7 壶关县农业局局长 赵德芳;以科学发展观提升生物覆盖水平[N];长治日报;2005年

8 市政协驻阜平县委员小组;努力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益[N];保定日报;2007年

9 陈荣;破解三农问题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N];今日信息报;2006年

10 安塞县水土保持工作队 张加喜;安塞县水土保持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建议[N];延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牟子平;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和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晶晶;福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2 巩前文;农用化肥使用效率与农户施肥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冯丽萍;四川农村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刘燕妮;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建设;资源型农村耕地抛荒及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5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105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a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