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门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受理标准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第三部门 + 公共权力 ; 参考:《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第三部门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行政复议的受理标准问题,即第三部门从事的哪些活动可以被认定为是行政公共权力、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行为,从而可以纳入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考察英美法院认定哪些非政府组织的行为可以接受司法审查的经验,以公共权力的行使和基本权利的保障作为主线,以权利的救济和保障作为宗旨,研究针对第三部门行政复议的受理标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Abstract]:The third department, as the respondent of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first need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ccepting standard of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that is, which activities of the third department can be regarded as administrative public power and conduc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ctivities, Thus it can be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Examin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u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determining which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an be subject to judicial review, taking the exercise of public power and the 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rights as the main line, and the relief and protection of rights as their purposes. 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dmissibility criteria for the third sector administrative review.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林峰;;论足协及其他自治组织的行政可诉性:中国与三个普通法管辖区域的比较研究[J];公法研究;2004年00期
2 胡伟;杨安华;;西方国家公共服务转向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基于美国地方政府民营化发展的纵向考察[J];政治学研究;2009年03期
3 徐家良;双重赋权:中国行业协会的基本特征[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李昕;中外行政主体理论之比较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5 胡建淼;;“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中国的行政立法——以《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法》为例[J];中国法学;2005年05期
6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7 邢以群,马隽;中国“第三部门”起源的经济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薛刚凌;;多元化背景下行政主体之建构[J];浙江学刊;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术文;;知识产权战略的范畴界定与内容构成[J];中华商标;2008年01期
2 章剑生;;反思与超越: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批判[J];北方法学;2008年06期
3 任丙强;曹庆萍;雷强;;“官办”行业协会的发展路径研究——治理理论途径的建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郭理蓉;;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与公民参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张玉磊;;行业协会与地方治理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梁敏燕;王聪;;社会中介组织含义辨——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社会中介组织[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侯宇;;公用事业利用法律关系探讨[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8 李琳;;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矛盾化解作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杨晓波;赵敬;;由公务员问题看大学生干部培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8期
10 胡洪彬;;公共精神的培育与政府善治[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淑娟;;区域合作语境下的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开发建设[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信贤;;迈向公民社会?——中国大陆市场化改革与社会变迁的省思[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天彦;;浅谈烟草专业合作组织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张兆曙;;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三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江必新;邵长茂;;社会自组织管理的司法应对——兼论行政法的第三形态[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史学成;;税收法律关系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与本土化建构[A];财税法论丛(第5卷)[C];2004年
7 邹旭怡;;NGO的发展与培育现代社会资本[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论行业组织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陶小雄;特别权力关系新探[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吴进华;行政正当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6 徐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萌;在华外国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D];西北大学;2010年
8 吕道云;论新时期我国公共精神的培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黄心力;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海涛;协商民主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佑启;论公共行政之发展与行政主体多元化[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2 申毅;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经济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论文节选)[J];中国青年科技;1999年03期
4 周实,陈娟;我国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完善[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5期
5 庞兰强;;治理理论与行政主体的多元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2期
6 郎佩娟;陈明;;行政主体理论的现状、缺陷及其重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薛刚凌;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兼论全面研究行政组织法的必要性[J];政法论坛;1998年06期
8 薛刚凌;行政主体之再思考[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9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星;论第三部门与公共权力的关系[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2 杨锋华,张志刚;构建政府权力运作方式的新模式——论第三部门的发展及其在政府改革中的实践价值[J];行政论坛;2002年02期
3 乔耀章;论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姚志远;;试论我国第三部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J];经营管理者;2010年16期
5 刘忠定,孙辉;应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社会矛盾消解中的作用[J];理论与改革;2004年02期
6 徐晓波,赵宗;第三部门的发展对降低寻租社会成本的意义[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方卫华;基于人类行动逻辑的组织分类——社会中介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研究冲突的解决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12期
8 曾芳芳;发展的实然趋向与应然抉择——解读中国语境下的“第三部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David Osborne;Ted Gaebler;朱云夫;;政府的优势和局限性——如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J];杭州通讯;2007年01期
10 张舟;;浅论我国第三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辉;蒲明强;;第三部门官民二重性产生原因再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名;;中国第三部门之路[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3 滕振军;;发展第三部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何艳玲;;第三部门发展与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广州市文昌慈善会的经验现察[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5 陈林;夏同水;刘正林;;非营利组织及其在中国的潜在形态[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陈剑;;现代化与第三部门的发展[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胡守钧;陈历幸;;社会学视野下的公共服务质量问题[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8 赵刚;;行政监管与社会组织管理关系研究——以建设法治政府背景下的第三部门发展路径为视角[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9 赵刚;;行政监管与社会组织管理关系研究—以建设法治政府背景下的第三部门发展路径为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何艳玲;;第三部门与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渠道的多元化[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云;“第三部门”在加拿大[N];中国社会报;2004年
2 ;迎接“第三部门”的春天[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本报实习记者马莉;NGO,“第三部门”与现代社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杨玉泉;重视第三部门 促进和谐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7年
5 李先宏;第三部门初显活力[N];湖北日报;2005年
6 田凯;“第三部门”与中国社会福利[N];中国社会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于保平 见习记者李磊;SARS危之机:“第三部门”发展的突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8 时报记者 张汉龙;薛祖亮:拓宽慈善募捐渠道继续打造慈善品牌[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9 市政府副市长 禹治洪;履行行政复议职能 切实推进依法行政[N];四平日报;2006年
10 胡斌;北京奥运出现第三部门力量[N];中国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伟;转型时期政府公共权力效益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田屹;论第三部门的经济干预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曹任何;治理的兴起与政府合法性重建[D];吉林大学;2004年
5 朱华政;论政府干预的效率[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冯军;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杨昌军;黑色经济及其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赵敬丹;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第三部门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周美芳;非营利组织法人产权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文哲;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动力机制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青;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与第三部门发展[D];西北大学;2003年
3 冯明玉;论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D];郑州大学;2004年
4 侯庆敏;第三部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吴萍;村社区公共权力监督动作与制度的偏离[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雅妮;第三部门与政府腐败的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秀侃;危机事件背景下中国传媒与公共权力[D];吉林大学;2004年
8 石良仕;合肥市民营人才市场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杨江波;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10 孙松茜;对个人行使公共权力的法律制约[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7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10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