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研究领域的拓展——《电子政务行政生态学》评介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structure of E-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Ecology and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Theory-method-demonstration-Policy", which is followed by it.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book has carried o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to E-government from the unique angle of administration ecology. It expands the research field of e-government.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book's "one breakthrough, two innovations and three explorations" in the field of e-government research: one breakthrough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teractive analysis between e-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 The two innovations refer to the innov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the basic theory of e-government, the innovation in the empirical and applied aspe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set of practical e-government evaluation methods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e three explorations refe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ve-stag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to promote "government affairs reform" and its corresponding phased strategies, and a serious rethinking of some of the current mainstream points of view. Put China's e-government in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o weigh the various strategic combinations of e-government.
【作者单位】: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莉;;行政生态学视角下的电子政务[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05期
2 孙壮珍;;电子政务与公民社会相互影响方式研究[J];电子政务;2008年07期
3 朱静;李国芳;;电子政务与行政生态环境的互动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6期
4 柴艳荣;行政生态学视角中的电子政务建设[J];理论界;2005年03期
5 傅萍婷;;国内学术界关于电子社区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08年07期
6 王亚强;;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负效应与伦理诉求[J];价值工程;2010年35期
7 汪向东;姜奇平;;电子政务行政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J];电子政务;2007年11期
8 高燕妮;;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电子政务;2008年09期
9 芦阳;从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比较看我国的电子政务[J];大众科技;2005年03期
10 ;名刊摘要[J];信息化建设;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牧;袁钦;;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论电子政务对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宁红;朱建明;;电子政务安全的非技术因素分析[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杨建堂;骈文红;王陈重;;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着力打造电子政府[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李平;;电子政务对中国服务行政模式构建的影响——以汕头市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孔繁玲;武玉坤;唐斌;;电子政务推动制度创新的内在规律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勇;;略议广西电子政务之现状和对策[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钢;;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的变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郑俊华;;电子政务的发展和阶段模型的探讨[A];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杜顶;甘仞初;雷育生;;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电子政务模式[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晶晶;;电子政务与公平社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莉文 凌建华 孙玉友 黄传恭;穿越不同 发现相同[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2 作者:汪玉凯;今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10大趋势[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3 ;电子政务进入法制化阶段[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陈庆修;电子政务:电子与政务宜并重[N];中国交通报;2005年
5 李漫波;整合协同 提升电子政务[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唐骏;电子政务不必推倒重来[N];光明日报;2003年
7 陈庆修;电子政务关键在政务[N];光明日报;2005年
8 ;2004年第一季度电子政务发展扫描[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9 霍峰;浅谈电子政务的标准及发展趋势[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10 记者 冯晓芳;今后数年我国电子政务每年投入将超2500亿元[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强;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李晓君;移动政务的功能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金平;网上行政审批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叶飞;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径;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信息流程再造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张宇航;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杨兵;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科;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D];吉林大学;2010年
9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蒋骁;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佟岩;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宋爱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潘华松;基于电子政务视角的政民在线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国珍;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变革[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卢强;经济实用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7 昝建民;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李曙光;电子政务信息保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9 闫伟;福建省电子政务应用的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10 叶月明;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73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47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