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团主义视角下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1 12:50
【摘要】: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是现代社会生活重要的政治成果之一,更是政府实现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公共管理工具和手段。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政府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具有复杂性和尖锐性,公共政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确保政府制定出切实符合民意的政策俨然成为现今政策治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本文从法团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当前的公共政策制定情况作了一定的研究。首先笔者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法团主义和公共政策制定理论做了相关介绍。其次,论文从法团主义视角对我国社团运行及管理方式以及社会团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和过程现状做了描述,并且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社会团体的依附性强,社会团体的代表性值得商榷,,社会团体参与能力弱,体制内参与渠道不足,法律规范不完善,政府和社会团体存在观念问题等。最后,论文在坚持我国原有的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情况,从政府和利益团体两个维度提出了对法团主义视角下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完善措施,以期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启示意义。本文认为,应从政府和社会团体两个维度进行完善,政府应该通过放松对社团的制度控制、改革对社团成立的管理方式、完善制度化的表达渠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培育新的代表性社会团体、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转变观念这七个方面进行完善;利益团体自身应该从加强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项意识培养、提升自身的软件实力、改善自身的硬件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
本文编号:2539370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曾盛红;;结构转型中的“利益组织化”——法团主义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2 江华;张建民;;民间商会的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行业协会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3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4 王永生;;论利益集团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今日浙江;2007年20期
6 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力东;政治发展研究的法团主义维度[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9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53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