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论政与政府回应模式变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劲松;;网络问政与社会管理实践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1年06期
3 陈国权;陈杰;;论责任政府的回应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胡言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唐维红;[N];人民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章礼福,李卫东;“法治”、“人治”、“德治”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张家喜;;我国虚拟财富市场泡沫化倾向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宋振美,刘翠娥;道德与文明:谁是权威——卢梭历史观悖论之揭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项的经济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罗依平;;深化我国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洪佳;;合作型信任——构建网络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起辉;徐敏宁;;政府职能定位的三维考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慧;;“口语”的革命动力学——略论瞿秋白的“文艺大众化”思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湘平;政府公信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汶庆;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作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蔡明;中国海事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林鹤;戴维·佩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姜晓萍;;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2 何增科;;论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J];学习与探索;2007年03期
3 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军;;政府回应的短缺——转型期中国政府形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金太军;;论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承担[J];行政论坛;2008年01期
3 李述章,龙双喜;从善治的视角强化政府回应[J];行政与法;2005年11期
4 刘学民;;我国回应型政府建设的实践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5 袁国玲;;当前政府回应问题探析[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6 胡艳芝;黄志波;;公众参与视阈下政府回应力的提升[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03期
7 刘晓明;杨宁;;国内政府回应研究述评[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李秀宾;;从公众的视角看提高我国政府回应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9 范祖华;;服务行政理念下的政府回应建设[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2期
10 郑光梁;;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看政府回应不足[J];企业经济;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咏华;;博客现象和网络时代公共空间的拓展[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沈开举;程雪阳;;民主、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迁[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程样国;李志;;公民参与的内涵、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雅冬;赵连荣;;由听证所引发的关于公民参与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曾代伟;盛波;;民主政治的法治化轨道——论董必武的民主法制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代吉成;;历史与世界视野中的政党体制发展规律初探[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于潇;;邓小平的大国民主思想[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8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建云;;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民主政治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10 马勇;;民初政党政治失败原因说[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交通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胡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N];文汇报;2000年
2 吴建民;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记者 孙伟华;人大要在发展民主政治中肩负重大使命[N];大庆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N];济宁日报;2005年
5 马莎;论民主政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协商新报;2005年
6 检察官 苗勇;民主政治是一种程序政治[N];检察日报;2008年
7 辛蔷;柏林墙打开16年志:共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王金红(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杨杰(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钟立功(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邱世绪(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苏戎安(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发展民主政治 确保执政为民[N];南方日报;2004年
9 军宁 (作者为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民主是妥协的制度[N];南方周末;2007年
10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立公;道德治理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何历宇;政治知识化与现代政治的成长[D];复旦大学;2005年
3 韩丽丽;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牛力伟;党内选举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董一冰;刘少奇社会主义若干重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振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县级人大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青;中国政治团体与政治文明发展[D];山东大学;2006年
8 孔兆政;儒家视域中的个人与社群[D];吉林大学;2008年
9 韩国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治公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祝庭显;民本与民主交织下的新中国法治之路[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静怡;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源;基于杭州个案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米鹏举;政治学视角下的新闻自由及其限制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4 任冬梅;浅析古希腊早期僭主政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纪常造;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民主文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森修;公民的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波;民主政治决策成本—收益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余凯;美国公民知情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杨睿;论哈贝马斯民主理论的文化合理性[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明亮;健全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辩证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4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56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