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探析——以太湖水污染治理为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汀阳;博弈问题的哲学分析[J];读书;2003年02期
2 吴长剑;谢礼圣;;区域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仓海;唐德善;;水资源公共政策:概念与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雷岁江;孙荣;;“村权三分,三会村治”治理机制思考——对江苏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3 蓝浩溥;;农民合作组织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大平山镇江下、江岭村罗伞陂坝灌区用水者协会的案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唐玉青;;水资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5 黄永新;;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机制研究——基于用水协会的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6 何晔;;信息阻滞与非政府组织社会保障功能的局限——以陕西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汪小兵;;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刘有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组织行为学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李锋瑞;刘七军;李光棣;;干旱区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路[J];冰川冻土;2009年02期
10 何翔舟;公共事物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朱宇佳;;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廖慧卿;;中国公共卫生危机的多中心治理之维[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李洪佳;;合作型信任——构建网络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真;刘洋;;以利益共同体为取向的城镇化路径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越倩;;“浙江人经济”发展中的浙江商会[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7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燕继荣;;构建民主和谐社会,需要投资社会资本[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9 陶蕾;;节约型社会立法取向初探——以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为基点[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宇;;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法律的适应性规制——兼论现行环境法律规制体系的内生风险及其防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绍志;公益林建设市场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耿松涛;公共企业经营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于印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万艳霞;桂林市旅游安全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营伟;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3 黄帅;山东省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陆艺芳;自主治理视角下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5 罗璇;昆明市五华区共青团组织参与城市社会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6 李安祥;“边民互市贸易”政策执行偏差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喜红;;我国环境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探讨[J];市场论坛;2006年09期
2 朱玉春;唐娟莉;郑英宁;霍学喜;;基于模糊评判法的陕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选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宏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制度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汤凯;;北京市治理中的公共物品供给——基于政府职能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韩兆柱;;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责任及其影响[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康静萍;;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赋予农民国民待遇[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5 颜佳华;何植民;;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物品供给治理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兆柱;;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责任及其影响[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7 曹亨鹏;刘丽;;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别及统筹发展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8 罗俊;;治理地方公共经济理论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彭立;苏春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多角度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10 王慧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我国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的完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王朝才;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统筹之路[N];中国财经报;2012年
2 宁甬;通过多中心途径完善中国公共物品供给[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张要杰 安阳工学院 赵庆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职能定位[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综合开发研究院博士 阮萌;构建公共物品供给层面的政府与民间组织新关系[N];东莞日报;2011年
5 杨振;优化新型城镇化中的公共物品供给[N];学习时报;2014年
6 张要杰;构筑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新体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张金岭;公交“缩水”就是公共物品供给“缩水”[N];贵阳日报;2005年
8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张要杰 安阳工学院 赵庆兰;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金融支持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荆棘;寻找平衡点[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记者 冯晓荣;中国农村卫生公共物品供给及法制保障研讨会在陕召开[N];陕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阮萌;中国公共物品供给转型的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关慧;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财政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解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荣锦;中国转型期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原则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何丽双;中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6 于国安;政府规制、政府职能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洪必纲;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租及寻租博弈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傅勇;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婷婷;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及对策选择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丹;中国公共物品供给变革及其实现途径[D];武汉大学;2005年
3 罗琼;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方雪;我国第三部门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刘慧琳;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张倩;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冯云霞;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农民合作与信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国英;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民营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吴金友;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的挑战与政府行为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郝建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法律制度浅议[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4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56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