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对实体经济投入产出效应的对比分析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32;F837.12;F124;F17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投入产出模型
第三章 非竞争进口型金融投入产出模型
3.1 非竞争进口型金融投入产出表
3.2 基本指标的构建
3.2.1 关联行业分析指标
3.2.2 行业波及效应分析指标
第四章 中国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效应
4.1 金融业发展概况
4.1.1 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4.1.2 细分行业发展概况
4.2 金融业关联行业分析
4.2.1 后向关联分析
4.2.2 前向关联分析
4.3 金融业行业波及效应分析
第五章 美国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效应
5.1 金融业发展概况
5.1.1 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5.1.2 细分行业发展概况
5.2 金融业关联行业分析
5.2.1 后向关联分析
5.2.2 前向关联分析
5.3 金融业行业波及效应分析
第六章 中美金融业对实体投入产出效应的对比分析
6.1 国民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
6.2 金融业关联行业的对比分析
6.3 金融业行业波及效应的对比分析
6.4 金融细分行业的对比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转发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天津保监局关于严厉打击非法保险活动意见的通知[J];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0期
2 王颖;隐私权在保险活动中的法律地位[J];保险研究;2001年10期
3 李宝明,鞠维红;保险活动中的犯罪与防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7年10期
4 张丽萍;;浅析保险活动中最大诚信原则的适用 缺失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崔子涛;宇玉;;关于保险业“高保低赔”的法律研究[J];商;2016年09期
6 林祥炎;经济特区应开展“政治风险”保险活动[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5年01期
7 李跃利;论保险活动中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学习论坛;2005年02期
8 马永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2002年6月24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06期
9 陈继平;;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在保险活动中的应用——兼评“无责免赔”问题[J];保险研究;2012年06期
10 戴雯怡;;树立风险意识 培养保险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模拟保险活动的意义初探[J];现代教学;2017年2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璟娴;中美金融对实体经济投入产出效应的对比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杜曰兴(Do Viet Hung);越南政府加强对社会保险活动的管理[D];浙江大学;2014年
3 陈雪冰;保险标的转让规定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康英;论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马晓铭;我国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温雅慧;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周佳丽;我国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2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5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