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县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15:1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提高了民众的社会期望,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欠发达的县域经济与较高的民众社会期望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会让县域民众产生巨大挫折感。不合理的县域政府政绩观和事大财小等原因拉低了县域政府公信力,最终使得县域民众常常以情理代替法律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此外,县域处于中央领导和地方治理中间“连接点”的特殊位置,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城乡社会矛盾的缓冲地带,这就更容易使其成为事件摩擦升级的“重灾区”和各种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的“喷发口”。在此背景下,现有县域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县域群体性事件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县域社会现状,论文以政治系统理论、治理理论等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群体性事件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检索与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对县域群体性事件展开深入研究分析,科学界定县域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理论和梳理、总结县域群体性事件的现状、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分析县域群体性事件问题成因,并创造性将政治、经济、文化心理角度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善后维度相结合,提出更加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策,以期为县域群体性事件预防和解...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县域群体性事件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县域群体性事件概念界定
        2.1.1 县域
        2.1.2 县域群体性事件
        2.1.3 县域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政治系统理论
        2.2.2 相对剥夺理论
        2.2.3 从众心理理论
        2.2.4 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县域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
    3.1 县域群体性事件具体状况
    3.2 县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
        3.2.1 经济纠纷引发的事件
        3.2.2 劳资冲突引发的事件
        3.2.3 环境污染引发的事件
        3.2.4 征地拆迁引发的事件
        3.2.5 医患矛盾引发的事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县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成因分析
        4.1.1 县域政府公信力不足
        4.1.2 县域政府应对县域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不完善
        4.1.3 县域政府应对县域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措施不当
        4.1.4 县域政府应对县域群体性事件善后关注度不足
    4.2 经济层面的成因分析
        4.2.1 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分化现象加剧
        4.2.2 经济形势不景气,政府基本保障不完善
        4.2.3 县域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纠纷
    4.3 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成因分析
        4.3.1 社会文化层面的成因分析
        4.3.2 社会心理层面的成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县域政府应对县域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5.1.1 提升县域政府公信力
        5.1.2 完善县域政府应对县域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
        5.1.3 改进县域政府应对县域群体性事件处置举措
        5.1.4 重视县域政府应对县域群体性事件善后措施
    5.2 经济层面的对策建议
        5.2.1 加强县域经济政策扶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
        5.2.2 建立县域互助生产合作社等,实现县域自我发展
        5.2.3 完善县域民众社会保障制度
        5.2.4 正确处理县域经济发展中纠纷问题
    5.3 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对策建议
        5.3.1 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预防对策建议
        5.3.2 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善后对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程度、地区腐败与群体性事件参与[J]. 梁枫,张东红,任荣明.  教育与经济. 2017(06)
[2]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与对策研究综述[J]. 揣小明,韩菁雯,王爱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7(06)
[3]权力距离视角下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领导行为研究[J]. 李鹏,李文慧.  领导科学. 2017(32)
[4]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策略[J]. 张滨熠.  领导科学论坛. 2017(19)
[5]近十年来国内学界的群体性事件研究:回顾与反思[J]. 刘瑾,刘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05)
[6]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认知心理机制及其法治化防控[J]. 韩振文.  学术交流. 2017(08)
[7]抢占阵地,把控基层舆论话语权[J]. 吴贤国,王文武.  青年记者. 2017(08)
[8]基于利益相关和相对剥夺感的群体性事件动机城乡对比[J]. 梁枫,任荣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1)
[9]突发性群体事件围观者参与现象的执政伦理思考[J]. 刘勇.  行政论坛. 2016(06)
[10]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县域群体性事件分析[J]. 江明俊.  法制与社会. 2015(29)

博士论文
[1]县级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D]. 谢振华.湘潭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县域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策略研究[D]. 李龙文.河北大学 2016
[2]县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应对研究[D]. 贾婉娇.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现阶段县域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D]. 刘园园.河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01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01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