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07-29 10:5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水平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改革中深入运用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更加显著的帮助,因而对于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研究性教学的具体内涵和意义进行探讨,在研究性教学的视角下反思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并讨论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运用研究性教学的途径,可以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概述
二、研究性教学视域下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以授受式教学为主
(二)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三)创新精神培养缺失
三、研究性教学在公共管理专业课应用的意义分析
四、研究性教学在公共管理专业课应用的对策探讨
(一)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二)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造课堂教学
(三)开发研究性的教学课外研究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以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为例[J]. 杨运姣,罗超群.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基于研究性教学的大学生主体性培养机制探微——以S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 刘信阳. 中国农业教育. 2014(04)
[3]研究性教学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个案研究[J]. 孙建华. 学园. 2013(35)
[4]关于《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以滁州学院法政系公共管理专业为例[J]. 张家智.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本文编号:366632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概述
二、研究性教学视域下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以授受式教学为主
(二)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三)创新精神培养缺失
三、研究性教学在公共管理专业课应用的意义分析
四、研究性教学在公共管理专业课应用的对策探讨
(一)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二)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造课堂教学
(三)开发研究性的教学课外研究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以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为例[J]. 杨运姣,罗超群.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基于研究性教学的大学生主体性培养机制探微——以S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 刘信阳. 中国农业教育. 2014(04)
[3]研究性教学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个案研究[J]. 孙建华. 学园. 2013(35)
[4]关于《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以滁州学院法政系公共管理专业为例[J]. 张家智.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本文编号:3666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66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