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协作性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1:10

  本文关键词:协作性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公共物品 协作性治理 信息共享 碎片化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是极为重要的一元,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农业属于弱质产业,不仅要克服自然困难,还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因而对公共物品有较高的依赖性,因为优质的公共物品可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农民收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的农村公共物品需求与静态的职能划分造成的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条块分割导致的职责同构、刚性制度壁垒造成的信息孤岛等问题日益凸显,无奈之下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单一的治理主体已经很难有效回应农村群众的公共物品需求。既然如此,人们便将希望寄托在治理方式的转变上:治理主体上,由单一的政府主体向政府、NGO、私人组织和民众个人等多元主体转变;组织结构上,尽量减少中间层级向扁平网络化转变;权力运行模式上,由“命令胡艮从”向“平等协商”转变;治理方式上,由各自为政向协作共享转变。人们试图通过这种转变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从而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在对已经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和界定了农村公共物品、协作性治理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结合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治理的现状,提出了以增进公共价值为核心,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物品协作治理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述。协作性视角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治理主体以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为导向,坚持平等协商、互信互利的理念,在同一个制度框架内而采取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联合行动。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视域下,因信息不对称和碎片化而引起的信息孤岛、职责同构、供给效率低下是农村公共物品协作性治理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源依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对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效用是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但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对效用的评价是有区别的。在对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效用分析时,从效率、协作治理主体的效用和综合效用三个角度阐述了协作性治理农村公共物品的效用。作为对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反思与修正的协作性治理,整合和协调是其基本要义,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强调对理念、信息、业务流程、机制和技术的整合与协调。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是推动资源跨越“刚性边界”束缚的根本动力,是协作性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共享是协作性治理的核心要素,以村民需求为导向有利于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信任机制是协作性治理实现的重要社会资本,技术是协作性治理顺利推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 协作性治理 信息共享 碎片化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22.6;D63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研究综述9-13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13-15
  • 1.4 研究创新15-16
  • 第2章 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治理理论探讨16-23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16-18
  • 2.2 理论基础及评价18-23
  • 第3章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治理困境及其生成原因23-32
  • 3.1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治理困境23-26
  • 3.2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26-32
  • 第4章 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治理效用分析32-40
  • 4.1 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治理的经验性分析32-37
  • 4.2 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治理的综合效用分析37-40
  • 第5章 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治理的框架及实现路径40-48
  • 5.1 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治理的框架40-43
  • 5.2 农村公共物品协作供给治理的路径探析43-48
  • 参考文献48-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伟;;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适用性及局限性[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2 赵离军;张海洋;;论协同治理的价值及其在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中的运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3 张平;;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模式的困境及突破路径[J];经济纵横;2015年04期

4 朱兴宏;周昕皓;程勇;;协作性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张菊梅;;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动因、模式与展望——基于对广东实践的考察[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罗芳;陈丽军;田苗;王庆;周业旺;;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多中心治理机制研究——基于4类供给主体的案例调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刘卫平;;社会协同治理: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张存刚;田彦平;;稀缺性本质问题探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沈满洪;张兵兵;;交易费用理论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卫龙宝;张菲;;农村基层治理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公共物品供给的微观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曦;中国跨部门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蒋牧宸;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白祖纲;公私伙伴关系视野下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D];苏州大学;2014年

4 张利萍;地方治理中的协同及其机制构建[D];浙江大学;2013年

5 刘远翔;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64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964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e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