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酒店管理论文 >

探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运作

发布时间:2017-10-29 06:05

  本文关键词:探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运作


  更多相关文章: 人才定位 工学交替 产研结合


【摘要】: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酒店管理"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单纯是一个教学理论架构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育教学环节的具体实现;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人才定位 工学交替 产研结合
【分类号】:G718.5;F719-4
【正文快照】: 2005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周济部长明确指出“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要走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之路”。“产学研结合”是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资源,协作培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戈平;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付春香,王香兰;发展高职高专教育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吕光军;陈玉华;;以评估为契机 规范办学行为 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吕光军;黄清源;;解读《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贾小波;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若干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兰先芳;;浅谈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水生;;摆脱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困境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8 张志华;;职业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6年12期

9 黄享苟;;我国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10 易磊;;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刍议[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平;王丽群;;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福荣;;高职土木工程专业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小林;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蔡炎斌;高职高专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焰;高校师资流动体系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杨中文;高等职业学院投资效益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黄志坚;高职学生工作评估体系[D];天津大学;2005年

6 汪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学实践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刘轶中;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蒋兰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仁_g;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背景下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书玲;图书馆人本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云宏;包利杰;吴恩兰;;高职教育中“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水利;2011年03期

2 赵莹雪;;“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李宣霖;;高职广告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工学交替机制建设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4 邢彦明;;论基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制度改革[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魏俊飞;;五年制高职“矩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江苏教育;2011年12期

6 庞琳;;工学实习中高职学生的管理方式与思考——高职班海南东方光华农业公司实习实例分析[J];教师;2011年26期

7 王正功;阳建辉;林丽秀;;涉农专业工学结合环境下校企合作探究——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殷志扬;;对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方案的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李君;;实施工学交替 构建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系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0 苏丹;;基于“产教一体 寓学于工”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玲娟;毛越峰;;五年制高职“工学交替”的探索与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韦家明;;理顺交替关系 发挥工学作用——浅谈当前工学交替的难点及对策[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怀云;;走“工学交替”之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彭程;;校企合作,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作兴;;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6 邢晖;单燕玲;;第二专题论坛 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何绍勤;;高职学院实践“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教学新模式探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王正功;胡振东;;校企合作模式初探[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马叔平;;在“工学交替、产教结合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专题论坛上的讲话[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宏伟;隋秀梅;王晓东;;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立政 通讯员 彭春林 胡敏;“工学交替”实现学生家庭企业学校“四赢”[N];团结报;2011年

2 记者 张雯婧;2008工学交替助96%中职生就业[N];天津日报;2009年

3 记者 徐侃 通讯员 王中群;校中设厂厂中设校 半工半读工学交替[N];安庆日报;2011年

4 徐友礼;工学交替,山区职校焕生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山东省临朐县教育局 张立玲;“工学交替”迅速提升专业技能[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陈成智;海南银校首推“工学交替”模式[N];海南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蒋夫尔;工学交替: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记者 吴晶;中职学生将可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马奇柯 饶燕枝;工学交替融入职院教学体制[N];湖北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宏;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毅;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郭毓麟;“订单式工学交替”办学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龚英姿;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5 赵易生;基于精益生产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祖荣;职业教育评价与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刘炜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建业;中原城市群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段妍妍;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1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1111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