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优势特征比较
本文选题:湖南省 + 旅游饭店业 ; 参考:《地理研究》2006年06期
【摘要】:利用1999~2003年有关统计资料,运用经典的经济基础研究方法,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省内各市、州比较中对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优势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论是:(1)湖南旅游饭店业近几年得到稳步快速发展,已进入全国旅游饭店业大省行列。(2)湖南省旅游饭店业还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全国的地位依然很低。(3)湖南省旅游饭店业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沙市远远领先于其他市、州,张家界市紧随其后,永州等旅游资源大市的旅游饭店业发展相对滞后,已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4)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其旅游中心地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一些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99 to 2003 and the classical economic research method, the advantages of Hunan tourist hotel industry are studied in 31 provinces (citi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provinces in China. Its main conclusion is: 1) Hunan tourism hotel industry has been steadily and rapid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entered the ranks of the national tourism hotel industry. 2) Hunan tourism hotel industry has not yet become the basic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tatus in the whole country is still very low.)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otel industry in Hunan Province is not balanced. Changsha City is far ahead of other cities. State, Zhangjiajie City is not far behind, and the tourism hotel industry of Yongzhou and other big cities with tourist resources is relatively lagging behind. Changsha, as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Hunan Province, does not play a good role in tourism center.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unan tourism hotel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社科系
【分类号】:F7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伶莲;我国旅游饭店时空分布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郭利平,陈忠暖;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3 杨开忠;北京经济基础的基本特点与变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7年06期
4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5 蒲英霞;葛莹;马荣华;黄杏元;马晓冬;;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年06期
6 张海霞 ,阎顺 ,张旭亮;新疆旅游饭店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分析与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7 王浩;章锦河;王群;王丁玲;魏鸿雁;;安徽星级饭店时空分布相关性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张秋娈,张静,杨军;河北省旅游饭店的结构与合理性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9 彭新沙;湖南“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开发建设重点初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佘伯川;论中国饭店业的品牌管理[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SDA-GIS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Disparity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xi[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2期
2 杨世河;;黄山市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3 高超;陆玉麒;;江苏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4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5 张学文;丁正山;;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6 靳瑞景;余斌;;湖北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7 廖伟华;;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ESDA-GI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8 张荣天;张小林;;基于县域尺度的江苏省乡村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9 余伶莲;我国旅游饭店时空分布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旭生;李永文;;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实证演化研究与R/S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2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景雷;孙景生;张寄阳;周祖昊;;基于ESDA和GIS的冬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鲁明勇;;中国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与国际营销[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影响因素分析[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朱传民;叶长盛;黄雅丹;吴佳;刘平辉;;基于ESDA的江西省县域尺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格局分析[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唐珏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勇;;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差异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10 申伟;赵明华;唐宽金;;基于县域尺度的山东省农民收入差异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金萍;基于IANN的县域农业可持续性预警模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学梅;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郑伯红;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邱国盛;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宇;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小红;城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孟倩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海燕;星级旅游饭店管理模式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雨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旭明;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陈雅丽;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成林;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汪德根,刘昌雪;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市场竞争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杨效忠,陆林,王莉;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王敬武;区域旅游业横向实力分析——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指数初探[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3期
6 郭利平,陈忠暖;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7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8 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1997年01期
9 欧阳南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J];地理学报;1993年03期
10 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玲;李建春;;旅游饭店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特征分析——以宜宾市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08期
2 黄静波;;长沙市旅游饭店业相对优势特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5期
3 王鹏;龙奕辰;;论湖南旅游饭店的结构特征[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陈炜;我国旅游饭店业集团化问题的产业结构视角分析[J];新疆财经;2005年01期
5 孟昭随;广州旅游饭店的竞争与北京旅游饭店业的改革[J];旅游学刊;1987年01期
6 孙艳红;论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国际化与现代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胡静,陈峰云;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旅游饭店业发展的新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邸胜男;论我国旅游饭店业人力资源的开发[J];商业经济;2005年03期
9 杜伟;;“魅力北京,,迷人微笑”[J];中外食品(酒尚);2007年09期
10 蒋丁新;邹益民;吕建中;;我国旅游饭店业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汉辉;徐艺;;冰雪灾害对湖南森林防火的影响与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2009年
2 朱雅玲;李继承;刘明月;;湖南省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探析[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3 陈文胜;;后记[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丁非同;李密;周方杰;黄国华;;湖南省蝶类名录[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5 湖南省赴台湾农业考察团;;台湾农业考察报告[A];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0年
6 ;湖南省农业考察团考察台湾屏东科技大学[A];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0年
7 徐流;唐若怡;成诗明;刘丰平;;湖南省结核病耐药情况分析及对策[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8 陈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叶泽纲;陈德意;;湖南省水资源短缺状况分析及对策[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友良;梁多良;;县域经济与湖南经济发展[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小安;中国旅游饭店业的竞争与发展趋势(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许京生;满足大众需求是我国旅游饭店业发展的方向[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冯颖;旅游饭店业实现质量效益型增长[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李克杰;“12点退房寿终正寝”:竟是公众误解?[N];检察日报;2009年
5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 刘士军 鲁凯麟;中国旅游饭店业的发展与管理(上)[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标准修订小组;2010版饭店星级标准的修订背景[N];中国旅游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吴晓梅;不是不允许“12点退房”[N];中国旅游报;2009年
8 魏小安;中国旅游饭店业的竞争与发展趋势(下)[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记者 吴晓梅;中国饭店金星奖评选结果揭晓[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梁思奇 陈瑞华;名目繁多的收费何时了?![N];华东旅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益民;湖南省城市与森林的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其作用机理[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李军民;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周刚;湖南省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白丽琼;湖南省肺结核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龙岳林;湖南水旱灾害成因及水循环安全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朱春红;客观识别个性优势特征方法及其在决策分析中拓广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周贤君;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黄建华;湖南省蚁科昆虫(膜翅目)的区系和分类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邓小华;湖南烤烟区域特征及质量评价指标间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大娟;湖南省主要旱耕地土壤固定态铵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熊顺良;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民品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李伟娣;湖南省私营经济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张海明;湖南省各等级项目群体的竞技实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玉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万春;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姗;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南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殷鹏扬;湖南省利用外资规模与结构优化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9 罗红旗;农业机械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10 邓丽霞;湖南省农产品竞争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31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193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