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餐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快餐企业 + 强势品牌 ; 参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快餐业是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快餐业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至今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从初步的模仿和探索到今天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快餐企业,其进步是显著的。但是,中国快餐企业的总体利润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规模依然难以扩大,在和外资快餐企业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造成上述局面的因素很多,有技术方面的,也有营销方面的,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快餐企业缺少强势品牌。在今天,品牌早已超越了传统的限制,成为了企业新的价值源泉,创建强势品牌,对于中国快餐企业提高竞争力,获取利润,以至于提高企业的生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中国快餐企业如何创建强势品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课题。 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快餐企业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中国快餐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所处的宏观环境。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快餐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必要性并论述了中国快餐企业在品牌创建上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在该部分中运用品牌创建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快餐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品牌要素的选择、品牌定位、品牌创建的产品策略、品牌创建的价格策略、品牌创建的渠道策略、品牌创建的整合营销策略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快餐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策略。
[Abstract]:Fast food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tering industry, and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fe of consumers. China's fast food industry bega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has experienced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preliminary imitation and explor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a batch of fast food enterprises, its progress is significant. However, the overall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 is the whole. The profit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the scale is still difficult to expand, and it has been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 with the foreign fast food enterprise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echnical and marketing aspect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s the lack of strong brands in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limits, it has become a new source of value for enterprises.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gain profits and improve their vitality. And how to create a strong brand in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subject worth discussing.
The research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bas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and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macro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to create a strong brand and discusses the brand creation of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The third part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article. In this part, we use the basic theory of brand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from the choice of brand elements, brand positioning, brand creation strategy, brand creation price strategy, brand creation channel strategy, brand creation integrated marketing strategy. In six aspects, we put forward a strategy for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to create strong brands.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宇;中国快餐发展的四个误区[J];中国商贸;2000年12期
2 阎宇;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国快餐业[J];饭店现代化;1998年01期
3 王娜;中国快餐业发展要靠标准化[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2年09期
4 黄学锋;;在美国吃快餐[J];时代风采;2000年11期
5 田萍 ,徐军;点击中国快餐业[J];经营管理者;2001年07期
6 阎宇;中国快餐发展形势分析(三)[J];中国食品;2005年18期
7 王珑;;从“麦当劳”的经营策略看中国快餐的发展[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陈健;中国快餐向何处去?[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7年04期
9 赵子夫,唐利;WTO与中国快餐业[J];企业经济;2002年05期
10 桦林;;中国快餐将进入跨越式发展黄金期[J];中国食品;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明明;;关于树创“海南岛”战略品牌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策划建议[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晟;;黄羽肉鸡企业如何打造健康食品品牌[A];第二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0年
3 熊爱华;李季芳;吴景花;王常胜;刘秀文;扈慧敏;武辉;王静;王利;;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集群品牌培植模式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刘绍星;刘早生;;农业科技期刊创建品牌对策思考[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5 郭滨;;论产品设计与品牌创建[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华福;;张双楼矿创建名牌产品工作的实践[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宋咏堂;;科技期刊品牌创建方向与措施探讨[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孙淑君;;对科技期刊品牌的认识[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宋毓钟;汪建华;黄津孚;;成果评介6:激活传统产品的品牌创建和管理[A];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200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5年
10 林旭飞;;专业化关乎环境NGO品牌创建[A];创建品牌社团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邦定;“华堡之家”能否成为中国快餐之星[N];经济日报;2004年
2 段铮;中国快餐输在哪里?[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宝亮;中国快餐时代来了:既要吃出文化,也要吃出品牌[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边疆;中国快餐连锁十大品牌企业出炉[N];中国商报;2003年
5 王文;北京奶业协会、中国快餐联盟回应集体涨价质疑[N];中国质量报;2007年
6 马春红邋汪智杰 张国栋;卓越,成就未来[N];威海日报;2008年
7 记者 韦莉;首届“中国快餐营养与健康”研讨会召开[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薛彩云;马兰拉面“拉”起中国快餐旗帜[N];市场报;2001年
9 者婧;快餐联盟企业遭遇双重压力[N];北京商报;2007年
10 记者 张晓辉;快餐营养问题备受关注[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明;品牌钟爱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泳;品牌导向型公司及其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张永开;专卖体制下卷烟品牌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周云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陈宥敏;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毅;基于顾客视角的BtoB品牌成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徐立新;森林旅游产品品牌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易金;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小品牌成长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令军;基于文化视角的农产品品牌构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蔡靖杰;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雄飞;中国快餐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陈书舫;基于日本电通蜂窝模型的欧莱雅集团品牌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文明;领先生物公司品牌创建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刘胜;基于核心价值理论的中小企业品牌创建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萍;霍尼韦尔(Honeywell)安防创建强势品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孙梦;我国房地产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冯孝明;西正公司强势品牌创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李冉;餐饮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徐卫民;品牌创建理论研究及在化妆品业的应用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杜军燕;基于品牌关系管理的服务品牌创建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4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203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