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街道尺度的北京二环内餐饮业活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30 12:56
街道时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受龙瀛和沈尧提出的街道城市主义的启发,本文试图以街道尺度作为出发点,重新理解北京市二环以内餐饮业的分布特征及空间关联。通过可视分析探讨餐饮业空间分布规律,比较分析与其他城市要素的关联;同时,构建街道的餐饮活力指标,如餐饮密度,餐饮多样性等,通过回归及决策树等数据模型探讨影响街道餐饮活力的城市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市二环内的餐饮空间具有如下规律,街道活力和餐饮活力有着一定的正相关性;街道长度是影响其餐饮多样性指标的重要因素;街道餐饮密度呈现明显的去中心性。
【文章来源】:北京规划建设. 2020,(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菜系餐饮POI的空间分布及数量
此外,对距天安门距离、公交站点数量、交叉口密度等城市指标进行可视化(图4)。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各街道公交站点数量差异较小,其原因为二环内公交覆盖较密;第二,南城西南角、中部以及东南角的地铁站点最近距离较远,地铁可达性相对较差;第三,道路交叉口密度相对高的三个区域分别是西部金融街附近区域、天坛北侧区域以及东北方向史家胡同附近;第四,街道长度和自身属性相关,空间分布差异小;第五,北城的步行指数明显高于南城。比较街道餐饮活力指标的空间分布结果,可以发现街道餐饮活力较高的东北方向区域,其地铁可达性较好,道路交叉口密度较高,且步行指数较高,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街道肌理密度、交通可达性、步行指数与高水平街道餐饮活力的吻合。图3 街道餐饮活力指标空间分布及核密度图
街道餐饮活力指标空间分布及核密度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餐饮消费行为数据可视化[J]. 敖成凤,李艳妮,吴亚东,王松,蒋宏宇,裴文琦.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2]新数据环境下定量城市研究的四个变革[J]. 龙瀛,刘伦伦.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1)
[3]新数据环境下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J]. 龙瀛,郎嵬.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6(01)
[4]街道活力的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为例[J]. 龙瀛,周垠. 新建筑. 2016(01)
[5]城市活力:本地化消费机会的需求与供给[J]. 徐杨菲,郑思齐,王江浩. 新建筑. 2016(01)
[6]数据增强设计——新数据环境下的规划设计回应与改变[J]. 龙瀛,沈尧. 上海城市规划. 2015(02)
[7]北京城区餐饮老字号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爱华,张远索,付晓,朱海勇,董恒年. 世界地理研究. 2015(01)
[8]信息化下城市服务业的空间发展趋势——以北京市餐饮服务业为例[J]. 王建竹. 城市问题. 2014(11)
[9]基于网络口碑度的南京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大众点评网为例[J]. 秦萧,甄峰,朱寿佳,席广亮. 地理科学. 2014(07)
[10]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J]. 谢媛媛,吕拉昌. 商业时代. 2010(34)
硕士论文
[1]城市街道活力的定量评估与塑造策略[D]. 姜蕾.大连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7783
【文章来源】:北京规划建设. 2020,(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菜系餐饮POI的空间分布及数量
此外,对距天安门距离、公交站点数量、交叉口密度等城市指标进行可视化(图4)。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各街道公交站点数量差异较小,其原因为二环内公交覆盖较密;第二,南城西南角、中部以及东南角的地铁站点最近距离较远,地铁可达性相对较差;第三,道路交叉口密度相对高的三个区域分别是西部金融街附近区域、天坛北侧区域以及东北方向史家胡同附近;第四,街道长度和自身属性相关,空间分布差异小;第五,北城的步行指数明显高于南城。比较街道餐饮活力指标的空间分布结果,可以发现街道餐饮活力较高的东北方向区域,其地铁可达性较好,道路交叉口密度较高,且步行指数较高,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街道肌理密度、交通可达性、步行指数与高水平街道餐饮活力的吻合。图3 街道餐饮活力指标空间分布及核密度图
街道餐饮活力指标空间分布及核密度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餐饮消费行为数据可视化[J]. 敖成凤,李艳妮,吴亚东,王松,蒋宏宇,裴文琦.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2]新数据环境下定量城市研究的四个变革[J]. 龙瀛,刘伦伦.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1)
[3]新数据环境下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J]. 龙瀛,郎嵬.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6(01)
[4]街道活力的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为例[J]. 龙瀛,周垠. 新建筑. 2016(01)
[5]城市活力:本地化消费机会的需求与供给[J]. 徐杨菲,郑思齐,王江浩. 新建筑. 2016(01)
[6]数据增强设计——新数据环境下的规划设计回应与改变[J]. 龙瀛,沈尧. 上海城市规划. 2015(02)
[7]北京城区餐饮老字号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爱华,张远索,付晓,朱海勇,董恒年. 世界地理研究. 2015(01)
[8]信息化下城市服务业的空间发展趋势——以北京市餐饮服务业为例[J]. 王建竹. 城市问题. 2014(11)
[9]基于网络口碑度的南京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大众点评网为例[J]. 秦萧,甄峰,朱寿佳,席广亮. 地理科学. 2014(07)
[10]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J]. 谢媛媛,吕拉昌. 商业时代. 2010(34)
硕士论文
[1]城市街道活力的定量评估与塑造策略[D]. 姜蕾.大连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7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25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