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酒店管理论文 >

心理契约多元关系路径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0 09:32
  自心理契约概念提出以来一直存在着观点上的分歧,特别是"由谁来代表组织与员工进行义务和责任的交换"尚无定论。以海底捞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个案研究,探索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多元交换关系及其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可以通过"组织责任"与"员工义务"交换、"领导人责任"与"员工义务"交换这两条直接路径,以及"主管责任"与"员工义务"交换这条间接路径来实现。 

【文章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19,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 心理契约的内涵
        1. 心理契约概念。
        2. 心理契约主体。
        3. 心理契约客体。
    (二) 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数据来源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
    (一) 开放性编码
    (二) 主轴编码
    (三) 选择性编码
    (四) 理论饱和度检验
五、理论建构
    (一) 组织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多元关系路径
        1. 直接路径。
        2. 间接路径。
    (二) 心理契约的涓滴路径
        1.“责任”的涓滴路径。
        2.“义务”的涓滴路径。
    (三) 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的工作表现:中国人传统性的调节作用[J]. 汪林,储小平.  软科学. 2008(12)
[2]心理契约违背、满意度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机制[J]. 魏峰,任胜钢,李燚.  管理工程学报. 2008(02)
[3]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J]. 余琛.  心理科学. 2007(02)
[4]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 朱晓妹,王重鸣.  科学学研究. 2005(01)
[5]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 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  心理学报. 2003(03)



本文编号:3428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428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