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数据的昆明中心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23:35
昆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正在向多中心空间结构发展,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8年昆明市中心城区36 891条餐饮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局域Getis-OrdG*i指数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昆明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餐饮活动热点区域及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昆明餐饮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初步形成多中心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显著性热点连片集聚于"老城区",新城区还未形成传统意义上的餐饮热点;住宅小区数量对餐饮业分布影响程度大于公交站点数量与学校数量,对餐饮业分布均存在一定促进作用.传统"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餐饮业发展差异明显,餐饮业布局还需进一步引导与发展.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4(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昆明市不同行政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核密度图(a)(b)(c)(d)(e)
图5GWR回归系数分布特征Fig.5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GWRregressioncoefficient2)公交站点数量回归系数为正,对餐饮业分布具有正向影响;最大值为4.535451,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公共交通服务设施越好,加强了各空间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餐饮业创造了更方便快捷的条件.3)学校数量回归系数为为正,最大值为2.609060,相对较小,学校人口密度虽然较大,但消费对象较固定,餐饮消费能力较弱,对餐饮业分布影响作用相对较弱.3结语城市餐饮业的合理有序布局是城市餐饮业以及城市商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昆明市大量的餐饮服务较为单一地连片集聚于传统“老城区”,或服务接待规模有明显局限,而新区餐饮中心规模相对较小、集聚度相对较低,但是一个餐饮中心点却相当于传统“老城区”多个点,能够满足顾客彼此不同的需求.昆明市餐饮业的空间集聚现象不仅反映了规划政策对其的作用,还受城市地理特征、交通区位、传统文化等影响,因此在新区餐饮业网点布局方面建议结合所覆盖街区的功能属性特征,重点发展高配型街区商业中心,并考虑周边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以及不同的消费群体,保证其在城市尺度上具有较高可达性,并充分利用公共政策引导餐饮集聚效应,合理布置餐饮业态,使城市功能高效运转.POI作为地理空间大数据,具有更新及时、易获取等特点,可弥补传统调研考察的不足,通过对餐饮POI的研究能准确地反映出餐饮业在城市布局中存在问题,对城市规划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基于POI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局域Getis-OrdG*i指数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昆明中心城区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餐饮业分布热点区域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OI的城市中心空间演变分析——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J]. 杨子江,何雄,隋心,张军.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2)
[2]成都市老城中心区特色餐饮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 赵炜,程易易,周麟,杨益盛. 规划师. 2018(10)
[3]基于网络空间点模式的餐饮店空间格局分析[J]. 曾璇,崔海山,刘毅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6)
[4]基于旅游导向的昆明城市形象建设建议[J]. 徐坚. 旅游研究. 2017(01)
[5]基于DBSCAN空间聚类的广州市区餐饮集群识别及空间特征分析[J]. 杨帆,徐建刚,周亮. 经济地理. 2016(10)
[6]基于网络口碑度的南京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大众点评网为例[J]. 秦萧,甄峰,朱寿佳,席广亮. 地理科学. 2014(07)
[7]城市餐饮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 舒舍玉,王润,孙艳伟,刘健,肖黎姗. 热带地理. 2012(02)
[8]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分析[J]. 梅林,韩蕾. 经济地理. 2011(09)
[9]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J]. 蓝勇. 地理研究. 2001(02)
本文编号:3531513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4(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昆明市不同行政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核密度图(a)(b)(c)(d)(e)
图5GWR回归系数分布特征Fig.5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GWRregressioncoefficient2)公交站点数量回归系数为正,对餐饮业分布具有正向影响;最大值为4.535451,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公共交通服务设施越好,加强了各空间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餐饮业创造了更方便快捷的条件.3)学校数量回归系数为为正,最大值为2.609060,相对较小,学校人口密度虽然较大,但消费对象较固定,餐饮消费能力较弱,对餐饮业分布影响作用相对较弱.3结语城市餐饮业的合理有序布局是城市餐饮业以及城市商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昆明市大量的餐饮服务较为单一地连片集聚于传统“老城区”,或服务接待规模有明显局限,而新区餐饮中心规模相对较小、集聚度相对较低,但是一个餐饮中心点却相当于传统“老城区”多个点,能够满足顾客彼此不同的需求.昆明市餐饮业的空间集聚现象不仅反映了规划政策对其的作用,还受城市地理特征、交通区位、传统文化等影响,因此在新区餐饮业网点布局方面建议结合所覆盖街区的功能属性特征,重点发展高配型街区商业中心,并考虑周边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以及不同的消费群体,保证其在城市尺度上具有较高可达性,并充分利用公共政策引导餐饮集聚效应,合理布置餐饮业态,使城市功能高效运转.POI作为地理空间大数据,具有更新及时、易获取等特点,可弥补传统调研考察的不足,通过对餐饮POI的研究能准确地反映出餐饮业在城市布局中存在问题,对城市规划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基于POI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局域Getis-OrdG*i指数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昆明中心城区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餐饮业分布热点区域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OI的城市中心空间演变分析——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J]. 杨子江,何雄,隋心,张军.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2)
[2]成都市老城中心区特色餐饮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 赵炜,程易易,周麟,杨益盛. 规划师. 2018(10)
[3]基于网络空间点模式的餐饮店空间格局分析[J]. 曾璇,崔海山,刘毅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6)
[4]基于旅游导向的昆明城市形象建设建议[J]. 徐坚. 旅游研究. 2017(01)
[5]基于DBSCAN空间聚类的广州市区餐饮集群识别及空间特征分析[J]. 杨帆,徐建刚,周亮. 经济地理. 2016(10)
[6]基于网络口碑度的南京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大众点评网为例[J]. 秦萧,甄峰,朱寿佳,席广亮. 地理科学. 2014(07)
[7]城市餐饮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 舒舍玉,王润,孙艳伟,刘健,肖黎姗. 热带地理. 2012(02)
[8]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分析[J]. 梅林,韩蕾. 经济地理. 2011(09)
[9]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J]. 蓝勇. 地理研究. 2001(02)
本文编号:3531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53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