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天津市水循环健康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21 14:33

  本文关键词: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天津市水循环健康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水循环 健康评价 KPI AHP 天津市


【摘要】:为评价城市水循环的健康状况,基于城市水循环内涵,结合水资源各关键属性,根据城市水循环供水、用水、排水及回用四个关键过程,构建了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城市水循环健康评价体系,并以天津市城区为例,评价了区域2000~2012年的水循环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天津市水循环在2001~2003年处于病态,2000、2004~2012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2001~2003年的健康得分均为2.99,为近10年以来水循环状态的最差阶段。目前天津市水循环正处于亚健康平稳期,可通过河湖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区域水循环转向健康运行。研究成果为天津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城市水循环 健康评价 KPI AHP 天津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208,5140927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项目(ZJ 1224)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14-XY-11)
【分类号】:TV213.4
【正文快照】: 1引言天津是我国典型的资源性严重缺水城市,同时又是夏季城市内涝高发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水资源管理面临汛期因水多而忧、非汛期又因水少而愁的两难境遇[1]。这一困境是城市水循环过程出现病灶的一种体现。因此,诊断城市水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灶是破解区域水资源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建华;胡鹏;;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水利;2013年15期

2 张杰;李冬;;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理论与方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顾新洲;尹雅清;董晓敏;;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J];海河水利;2008年06期

4 王为人,屠梅曾;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权重测算[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5 金菊良,魏一鸣,付强,丁晶;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清华;张海行;褚俊英;刘家宏;高学睿;;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天津市水循环健康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05期

2 杨丽芝;刘春华;祁晓凡;;济南泉水水化学特征变异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3 胡玉明;梁川;;岷江全流域水资源量化配置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4 崔树银;高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5 褚克坚;仇凯峰;贾永志;叶桂阳;华祖林;;长江下游丘陵库群河网地区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四川环境;2015年06期

6 户超;褚俊英;何素明;何亚闻;;城市水生态文明内涵及指标体系构建综述[J];人民黄河;2015年12期

7 刘业业;崔兆杰;于斐;;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12期

8 栾清华;张海行;刘家宏;褚俊英;高学睿;吕海涛;;基于KPI的邯郸市水循环健康评价[J];水利水电技术;2015年10期

9 金苗;;层次分析法在水利工程评标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5年05期

10 毛战坡;程东升;王亮;王世岩;杨素珍;刘畅;杜彦良;;生态文明视角下梁子湖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探讨[J];珠江现代建设;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水环境恢复的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J];城市住宅;2009年11期

2 张杰;曹相生;孟雪征;;水环境恢复原理及我国的工程实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王济干,张婕,董增川;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张杰,丛广治;水环境恢复与城市下水道[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年02期

5 张杰,熊必永;水环境恢复方略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中国水利;2003年11期

6 张杰;为我国水环境恢复而努力[J];给水排水;2003年04期

7 张杰,丛广治;我国水环境恢复工程方略[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8期

8 张杰;我国水环境恢复与水环境学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王国华,梁j;专家判断矩阵的一种调整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4期

10 朱雅文;咸海,濒临死亡[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保障水循环安全 倡导绿色水文化——《绿色建筑水循环安全保障》[J];城乡建设;2007年09期

2 崔琬茁;张弘;刘韬;朴春红;;二元水循环理论浅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09期

3 孟凡一;忽视水循环造成恶果[J];劳动保护;1985年12期

4 孙海燕;追求最优环境和效率——水循环平衡系统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J];建设科技;2004年11期

5 李文清;水循环对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山西水利;2005年02期

6 郭兴芳;田青;陈立;张晓伟;陶润先;孔祥媚;;绿色建筑中的水循环评估体系[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4期

7 孙思淼;;书讯:《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现已出版发行[J];黑龙江水专学报;2010年01期

8 高维真;;水污染与水质测报技术讲座——第一讲:水循环与水污染[J];水文;1981年01期

9 陈月仙;锅炉的水循环与安全运行[J];劳动保护;1985年07期

10 刘钦久;;要求高水质的水冷设备采用软水循环的效益[J];冶金动力;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伟南;;城市水循环改善的战略思考[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2 胡燕;;从系统论角度探讨水循环的教学方法[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张光辉;;区域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演化规律——规范人类用水行为、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基础[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巩同梁;刘昌明;;环境变化条件下陆地表层系统水循环非均衡模式——水循环非均衡现象剖析与边际水循环概念[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李析男;胡彩虹;;城市水循环对城市供水量的影响分析[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6 夏军;;变化环境下中国北方水循环与水安全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以华北地区水问题为例)[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智杰;徐小元;居江;;区域良性水循环的探讨和示范[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8 马智杰;徐小元;居江;;区域良性水循环的探讨和示范[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刘昌明;梁康;;作为水文科学基本理论的水循环研究若干探讨[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孙廷春;;发展煤矿“水循环经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中 吴慧秀(河海大学);城市用水给自然水循环带来了挑战[N];中国水利报;2011年

2 李平 赵建平;流域时代的理性回归[N];中国水利报;2004年

3 慧聪;工业水循环:人类水危机的最后“救赎”[N];黄河报;2010年

4 王富;攀钢实现增产节水循环发展[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杨勤;江苏:流动的水循环的路[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钱建伟;1.4亿清除水循环“瓶颈”[N];苏州日报;2006年

7 周宾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易学”视野中的水循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特约专家 齐兵强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博士;用水循环体系建设是特色[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王勤;旨在破解当代水问题的力作[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程晨;上海建成水循环公厕一吨水用“一辈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文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水循环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佳嘉;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与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猛;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河北省用水量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周杰;中国东北地区大气水循环的时空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5年

3 杨峰;健康水循环与新的水策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孟彩侠;基于不同方法的和田绿洲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章纯;水循环算法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在多目标中的改进[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6 马喜荣;黄河流域水循环流路的改变对物质输送及能量交换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5年

7 许向君;城市水务系统循环规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8 田辛;景观“水”要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徐红霞;缺磷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特性以及水水循环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鹏;变化环境对灌区水循环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73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073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